本站将于近期进行系统升级及测试,您目前浏览的网站为旧版备份,因此可能会有部分显示和功能错误,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心理学史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一直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威廉·冯特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冯特也是第一个将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

正如赫尔曼·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史

中国古代心理学史

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

西方古代心理学史

西方上古心理学史

西方的上古心理学史(哲学心理学)一般认为是起始于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纪文艺复兴为止。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二元并存理念强调人性有两个世界,一为身体所处之现实世界,一为灵魂所处之理性世界,并主观的认为灵魂理性感情欲望三者间的关系是以理性为中心,有学者认为其影响后来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而其也提出了对于知识来源问题的解释,强调知识是先天俱备。

亚里士多德对于心身关系的解释与研究方法影响后来十九世纪心理学,其提出的一元论否定柏拉图二元论。对于知识来源的问题,不同于柏拉图的知识源自先天俱备,提出实在论(realism),强调知识由后天习得。实在论对于十七世纪经验主义有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心理学史

早在8世纪时,伊斯兰世界就已经开始设有精神病院(insane asylums),而伊斯兰的医师更开始研究及发展「思想的疾病」的治疗方法[1] 。这些研究都成为了心理学的先驱研究。

近代心理学史

近代心理学史一般认为起始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时至十九世纪实验心理学家冯特创立构造主义为止。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康德等。

其间的流变主要在于改变之前基督教经院学派所强调的以为中心,改以探讨人性文艺复兴运动其间产生的三大学派,分别是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浪漫主义,其探讨的心身关系天性与教养知识来源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这四大议题,对于后来的心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在后期产生了以人为本为研究重点的学者,例如缪勒就是一位以人为本的实验心理学家

现代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是起始于十九世纪冯特构造主义,历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一直到近期的认知主义,然而在行为主义盛行时被抵制的理性主义随着认知科学的进步而再度兴起,之前因技术问题而无法深入探讨的内在认知历程再度受到重视。

现代心理学早期由冯特(Wilhelm Wundt)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首间心理学实验室而兴起,及后首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编写美国首本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原理》,以及鼓吹将心理学专业化的斯坦利·霍尔于1887年创办了《美国心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及于1892年担任第一届的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后,心理学开始在美国发展[2]。而德国其后则发展出由马科斯·韦特墨所创立的格式塔学派,又称为完形心理学。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二十世纪初凭其临床治疗经验中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亦对后来心理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心理治疗方面。

二十世纪早期的自然科学偏向机械式宇宙观,因此当时的心理学家提出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并认为不应探讨意识这种无法化且模糊不清的议题,其行为主义深受当时的学界风气支持,且藉由行为主义方法得来的数据远比精神分析方法得来的数据说服力,而精神分析因其研究方法有太多的问题,且太过于主观的判定,导致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急于与精神分析划清关系,并不断强调心理学不是研究意识的学问。行为学派的代表心理学家包括伊万·巴甫洛夫约翰·华生史金纳等。

行为主义盛行其间的心理学派,除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外,还有从存在主义延申出来的存在心理学并进一步于二十世纪六零年代演变出人本主义,被称为除行为学派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卡尔·罗哲斯亚伯拉罕·马斯洛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医疗科技和实验方的进步,例如EEG(脑电图)和MRI(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出现,为认知心理学、脑神经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带来高速的发展。另一方面, 社会心理学承继完形心理学的基础,以及二次大战后的社会需要[3][4],亦成为了心理学研究上的一股新势力。 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库尔特·勒温菲腊·津巴多所罗门·阿希等。

以上的学派都对现代心理学有深浅不一的影响,有些学派的理论内容可能已被推翻而只剩下一些名词还被延用于心理学之中,有些学派的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再度受到重视,因此心理学史是由不断的尝试错误与修正所累积下来的历史

地域


  1. ^ A. Vanzan Paladin (1998), "Ethics and neurology in the Islamic world: Continuity and change", Italial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cience 19: 255-258 [257], Springer-Verlag.
  2. ^ C. J. Goodwin.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3. ^ C. J. Goodwin.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4. ^ S.S.Brehm, S.Kassin, & S.Fein. Social Psychology. Houghton Mifflin.{{cite book}}: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