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问卷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 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的, 他搜集了大量有关的非认知方面的特征, 通过因素分析归纳出三个互相成正交的维度, 从而提出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 内外向性(E)、神经质(又称情绪性)(N)和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P), 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表现程度, 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目前医学、司法、教育和心理咨询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问卷之一。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编辑]

内外向 (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 (N):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 (P):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 (L):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修订[编辑]

陈仲庚等人的修订[编辑]

艾森克人格问卷首次在中国修订是陈仲庚等人于1982年修订的。为了探索EPQ在我国是否适用,陈仲庚等人首先进行了项目分析,考查四个量表的每一个项目应该做哪些修改。再找被试进行预试,根据回答情况与被试反映的意见,把与我国生活习惯不合适或者意义不明确的问句加以改动。另外,填补因相关不高而被淘汰的项目,我们又从萧孝嵘订正勒式品质量表、MMPI、显性焦虑量表(MAS)等问卷中筛选出9个项目列于最后。根据643人的样本结果,采用对每个项目和各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方法甄选项目,形成成人式问卷(共85个项目),并编制了中国常模。他们检验了40人小样本的分半信度(0.34-0.77)和重测信度(0.67-0.92)来确保量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另外还根据370名北京儿童被试的结果修订成了EPQ中国版少年式,检验了分半和重测信度,并以班主任对部分儿童行为的评定为校标探索性地研究了问卷的校标效度(0.30-0.45,P<0.05)。

龚耀先等人的修订[编辑]

1981年到1982年龚耀先等人完成了全国六大区共6458名正常成人和幼年的测查和项目筛选和修订工作。他们先进行了EPQ的测试,测试有幼年组(7-15岁,共3941人),均为在校学生,取样时注意了年龄和城乡的分布比率;对成人(16岁以上,共2517人)还注意了教育程度和职业的分布比率。接着进行了EPQ的修订工作。 在全国六大区中取样测查的6千余人中取两千人,成人和幼年各一千,各组男女各半。各种年龄、文化、职业等都进行了分配。 

他们首先采用了原表记分键得出各受试者的各个量表分数,计算出两组中的各个项目与四个量表因素分析。以便筛选合适我国成人和幼年的两组项目。最终,成人问卷中共有88项,幼年问卷为81项。之后对样本进行重新计分,这些分数就是我国的常模。

他们采用了重测相关来检测信度。 相比之下,龚耀先等人对EPQ的修订更为具体可靠。

钱铭怡等人的修订[编辑]

再次修订,是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等人在1997年2月到1998年12月开展的EPQ-RS的修订工作。 他们首先进行了量表项目的翻译定稿以及问卷(测试版)的拟定。在这个过程中,请到了心理工作的专家以及英文翻译的专家;参考了陈仲庚等人修订的EPQ量表。接着了取样测试,取样中符合随机抽样的标准,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有一定的人数分布。最后,被试样本共有8565人。量表编制好之后,进行了跨时间的信度检验以及分半信度的检验,结果证明,信度较高,因此稳定性比较高。效度检验上,首先与陈仲庚等人修订的量表的测验结果进行比较,除了P量表间的相关较低之外,其他几个方面的相关度比较高。后来进行了神经症患者与正常热的比较,E,N,L分量表上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说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区分性。 

后来,他们将受测试的人的原始分转换为T分数,进行了常模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