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自我心理学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jpg
副标题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研究
作者
  • 郭本禹
  • 郭慧
  • 王东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装帧平装
页数391
定价58.00 元
系列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
ISBN9787533455378
Pdf.svg
0.00
(0票)

自我心理学》是由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本禹、郭慧和王东。本书包括斯皮茨、玛勒和雅可布森的学术生平和思想来源。

《自我心理学: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研究》,本书包括斯皮茨的学术生平和思想来源;自我形成理论;斯皮茨的心理机制的生理原型说;儿童精神病理学说及其治疗观;对斯皮茨理论的总体评价;玛勒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玛勒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玛勒的儿童精神病理学说及其治疗观;对玛勒理论的总体评价;雅可布森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雅克布森的整合性自我心理学理论;雅克布森的抑郁症病理学及其治疗;对雅克布森理论的总体评价。

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1995、2000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00年始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专著、主编、译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史导论》、《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等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外国心理学家评传》、《研究生教材心理学系列》、《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心理学各科理论译丛》等9套大型丛书。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2001年获得“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奖”,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导言

第一章 斯皮茨的学术生平和思想来源

  • 第一节 斯皮茨的学术生平
  • 第二节 斯皮茨的思想来源
    • 一、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影响
    • 二、精神分析的影响
    •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影响
    •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第二章 自我形成理论

  • 第一节 斯皮茨理论的关键概念
    • 一、心理适应
    • 二、成熟与发展
    • 三、心理组织者
    • 四、客体关系与情感氛围
    • 五、母育的剥夺与住院致病症
    • 六、自我心理学
  • 第二节 斯皮茨理论的研究方法
    • 一、临床观察法与实验法的结合
    • 二、测验法
    • 三、电影法
  • 第三节 三个心理指征
    • 一、微笑反应
    • 二、8个月的焦虑
    • 三、15个月的摇头
  • 第四节 三个心理组织者
    • 一、第一个心理组织者
    • 二、第二个心理组织者
    • 三、第三个心理组织者
  • 第五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
    • 一、前客体的形成
    • 二、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建立
    • 三、客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第六节 心理发展的阶段
    • 一、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实验证明
  • 第七节 心理发展的动力
    • 一、攻击驱力
    • 二、驱力的中性化

第三章 斯皮茨的心理机制的生理原型说

  • 第一节 自我形成的早期原型
    • 一、REM睡眠
    • 二、深度睡眠
    • 三、微笑与躁乱
  • 第二节 自我防御的生理原型
  • 第三节 情绪的原型
    • 一、情绪原型的发展
    • 二、情绪表现的发展
    • 三、客体关系的作用

第四章 儿童精神病理学说及其治疗观

  • 第一节 儿童精神病理学
    • 一、异常的客体关系:两种婴儿精神病理
    • 二、不当的客体关系
    • 三、不足的客体关系
  • 第二节 基于病理学研究的自体性欲活动
    • 一、三种自体性欲活动
    • 二、玩弄性器行为
    • 三、摇摆活动
    • 四、玩屎行为
    • 五、自体性欲活动与客体关系性质
  • 第三节 依恋性抑郁案例
    • 一、案例样本
    • 二、案例症状
    • 三、案例分析
    • 四、案例的治疗干预
  • 第四节 心理治疗方法
    • 一、心理治疗技术
    • 二、婴儿的心理治疗
    • 三、青少年或成人的依恋性治疗
    • 四、社会历史视野下的心理治疗

第五章 对斯皮茨理论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斯皮茨理论的主要贡献
    • 一、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 二、对儿童精神分析的贡献
    • 三、对研究方法的革新
    • 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领域的贡献
  • 第二节 斯皮茨理论的主要局限
    • 一、理论前提的生物性
    • 二、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三、理论内容的筒单化
    • 四、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斯皮茨理论的主要影响
    • 一、对精神分析领域的影响
    • 二、对儿童教养实践的影响
    • 三、对多学科领域的影响

第六章 玛勒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玛勒的生平与著作
    • 一、童年与少年
    • 二、求学生涯
    • 三、维也纳精神分析圈:爱与恨
    • 四、美国生活
    • 五、玛勒的著作
  • 第二节 玛勒的思想来源
    • 一、生物学的影响
    • 二、皮亚杰理论的影响
    • 三、精神分析的影响

第七章 玛勒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 第一节 玛勒理论的研究方法
    • 一、研究情境设置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玛勒理论的核心概念
    • 一、心理诞生
    • 二、客体关系
    • 三、共生、分离与个体化
    • 四、存在感与同一性
    • 五、相互给线索
  •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阶段
    • 一、分离一个体化的准备时期
    • 二、分离一个体化时期
  • 第四节 儿童发展阶段的案例
    • 一、布鲁斯案例
    • 二、唐娜案例
    • 三、泰迪案例
    • 四、萨姆案例
    • 五、案例启示
  • 第五节 心理发展的动力
    • 一、对驱力和能量中性化的解释
    • 二、心理发展中力比多投注的转变

第八章 玛勒的儿童精神病理学说及其治疗观

  • 第一节 两种儿童精神病
    • 一、儿童白闭性精神病
    • 二、儿童共生性精神病
    • 三、两种儿童精神病的关系
  • 第二节 儿童精神病的案例分析
    • 一、洛塔案例
    • 二、斯坦利案例
    • 三、阿罗案例
  • 第三节 儿童精神病的治疗观
    • 一、治疗目标
    • 二、三方治疗模式
    • 三、治疗阶段

第九章 对玛勒理论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玛勒理论的主要贡献
    • 一、促进了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向自我模式的转变
    • 二、促进了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 三、促成了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分析的转变
    • 四、开创了三方治疗模式
  • 第二节 玛勒理论的主要局限
    • 一、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驱力理论
    • 二、理论带有假设成分
    • 三、理论带有生物学化倾向
    • 四、没有涉及俄狄浦斯时期及其后的心理发展
  • 第三节 玛勒理论的主要影响
    • 一、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影响
    • 二、对依恋理论的影响
    • 三、分离一个体化理论的具体影响

第十章 雅可布森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

  • 第一节 雅可布森的学术生平275
    • 一、早年时代:学习与生活
    • 二、德国期间:事业的奠基
    • 三、美国期间:事业的顶峰
  • 第二节 雅可布森的思想来源
    • 一、社会背景
    • 二、精神分析的影响

第十一章 雅可布森的整合性自我心理学理论

  • 第一节 自我的整合观
  • 第二节 自我的形成
  • 第三节 超我的形成
    • 一、施虐惩罚层面
    • 二、理想化层面
    • 三、整合内化层面
  • 第四节 认同的发展
    • 一、自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融合和早期认同类型
    • 二、儿童发现同一性和客体关系
    • 三、儿童发现性别同一性并建构自我
  • 第五节 心理发展阶段
    • 一、婴儿早期
    • 二、前俄狄浦斯期
    • 三、俄狄浦斯期
    • 四、潜伏期
    • 五、青春期

第十二章 雅可布森的抑郁症病理学及其治疗

  • 第一节 抑郁症的病理与症状
  • 第二节 抑郁症的防御机制与治疗
  • 第三节 治疗案例
    • 一、佩吉案例
    • 二、玛丽案例
    • 三、保罗案例
  • 第四节 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跟踪调查

第十三章 对雅可布林理论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雅可布森理论的主要贡献
    • 一、丰富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内涵
    • 二、提出了一个包容性的自我整合模式
    • 三、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 四、开创了抑郁症的系统研究和治疗方法
    • 五、反对传统精神分析对女性的歧视
  • 第二节 雅可布森理论的主要局限
    • 一、没有完全走出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倾向
    • 二、仅依靠成人的回忆推出个体的早期发展
    • 三、只依靠积累的临床经验得出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路径
    • 四、仅限于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且疗程过长
    • 五、著作语言晦涩、理论抽象复杂且缺乏清晰性
  • 第三节 雅可布森理论的主要影响
    • 一、相互影响了同时代自我心理学家斯皮茨和玛勒
    • 二、明显影响了客体关系理论家克恩伯格
    • 三、实际影响了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