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童年情感忽视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童年情感忽視
童年情感忽視.jpg
副标题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
原作名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作者
  • 鍾妮斯.韋伯
译者張佳棻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装帧平装
定价台币 380 元
ISBN9789579001335
Ebook.svg
0.00
(0票)

童年情感忽視》是[台]橡實文化于201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鍾妮斯.韋伯(Jonice Webb)。

冷漠疏離、缺乏安全感、不敢表達真實情感的人,

往往來自「情感真空」的家庭。

他們不是不愛你,只是沒有能力回應你。

修復童年被忽視的情感需求,終止世代情緒傳承,找回愛的能力!

★全球首倡「童年情感忽視」(CEN)議題的心理經典

★一覽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

★受忽視者成年後的10種心理特徵

★隨附「感覺詞彙表」(841種形容詞),練習指認自己的情緒

「為何別人常說我看起來有距離感、不好親近?」

「為何我明明渴望與人親密,卻又害怕被打擾?」

「為何我經常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自在?」

「為何我對請求別人幫助甚感為難?」

「為何我寧可和動物相處,也不願與人相處?」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父母愛我們。但知道畢竟不是「感覺」。

童年時期,我們需要「感覺」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父母理解、接納且回應。

然而,有些父母對孩子表達的情感需求,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童年。

大多父母不了解「愛孩子」和「感受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即使是照顧周全的爸媽,也可能做出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行為,使其留下陰影。

受到「童年情感忽視」的人,長大以後,外表上通常看起來很正常——

他們聰明優秀、體面光鮮、討人喜歡,別人很難看出他們內在極其匱乏,

只有那些最親近他們的人,才得以瞧見一些蛛絲馬跡。

他們往往在面對生命中的困境時,會下意識地責怪自己:

「為什麼我那麼難搞?」

「為什麼又搞砸了一段關係、一份工作?」

「為什麼我總是焦慮、易怒、憂鬱、容易不安?」

「我的內心究竟缺少了什麼?」

這一切的答案,就在心理學界近年熱議的「童年情感忽視」。

【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

1. 自戀型父母:充滿了優越感,要求孩子表現完美,不能丟父母或家族的臉。

2. 權威型父母:期待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定行事,都是「為你好」,不要問為什麼。

3. 放縱型父母:未盡責地為孩子提供限制或規範,不敢對孩子說「不」。

4. 活在憂傷裡的單親父母:因離婚或喪偶的情緒風暴,而無力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5. 成癮型父母:正常及不正常時判若兩人,孩子無法預測下一刻父母是哪個面貌。

6. 憂鬱型父母:沒有足夠的精力或熱情來教養孩子,不是顯得暴躁就是悶悶不樂。

7. 工作狂父母: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沒時間去注意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感受。

8. 需照顧特殊家庭成員的父母:家中有重病的人讓父母分身乏術,無暇關心孩子情緒。

9. 成就與完美導向型父母:不斷給孩子壓力,逼迫孩子達成父母想要的目標。

10. 反社會型父母:反社會者的特徵即是本身沒有罪惡感、缺乏同情心。

11. 身兼父職或母職的孩子:強迫孩子表現得跟大人一樣,孩子甚至要照顧父母。

12. 為孩子著想但缺乏自覺的父母:一廂情願地對孩子好,卻忽視了孩子的「感覺」。

【10種受忽視者的行為特徵】

1. 空虛感:常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一般,格格不入。

2. 反依賴:在親近的關係裡會感到不自在。

3. 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放大自己的缺點,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4. 虧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給別人:對自己比對別人更嚴苛。

5. 罪惡感與羞恥感:認為如實表達情緒是軟弱的表現。

6. 針對自己的憤怒與自責:對自己有種厭惡的感覺。

7. 極力想隱藏真實情感:覺得一旦深交,別人就不會喜歡我了。

8. 無力滋養自己和別人:不喜歡需要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需要。

9. 缺乏自我紀律:做事常拖拖拉拉、雜亂無章。

10. 述情障礙:無法覺察、瞭解、表達自己的情緒。

【10個修復童年情感忽視的練習】

1.「感覺詞彙表」:841種形容詞,練習覺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2.「說不」改變清單

3.「請求幫助」改變清單

4.「喜歡和不喜歡」改變清單

5.「快樂優先」改變清單

6.「飲食習慣」改變清單

7.「運動」改變清單

8.「休息和放鬆」改變清單

9.「自我紀律」改變清單

10.「自我安慰」改變清單

【童年情感忽視自我評量表】

【楔子】發現「童年情感忽視」的蹤跡

【序章】撫平深埋在童年時期的隱形傷口

【第一部】空轉的開始:什麼是童年情感忽視?

第1章 健康的教養與情感忽視的教養

  • 對「好父母」的兩點忠告
  • 情緒健康父母需具備的三種情感技巧

第2章 十二種導致情感忽視的父母類型

  • 1. 自戀型父母
  • 2. 權威型父母
  • 3. 放縱型父母
  • 4. 活在憂傷裡的單親父母
  • 5. 成癮型父母
  • 6. 憂鬱型父母
  • 7. 工作狂父母
  • 8. 必須照顧特殊需求家庭成員的父母
  • 9. 成就與完美導向型父母
  • 10. 反社會型父母
  • 11. 身兼父職或母職的孩子
  • 12. 為孩子著想但是缺乏自覺的父母
【第二部】燃料已枯竭:成年後的行為特徵

第3章 受情感忽視者的十種特質

  • 1. 空虛感   
  • 2. 反依賴   
  • 3. 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   
  • 4. 虧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給別人   
  • 5. 罪惡感與羞恥感   
  • 6. 針對自己的憤怒與自責   
  • 7. 極力想隱藏真實情感   
  • 8. 無力滋養自己和別人   
  • 9. 缺乏自我紀律   
  • 10. 述情障礙:無法覺察情緒或瞭解情緒   

第4章 情感得不到認同的危機

【第三部】為自己補給:修復童年情感忽視

第5章 自我修復與成功改變的阻礙

  • 對改變抱持錯誤的期待
  • 遇到挫折就逃避
  • 因感受到自己的改變而不安

第6章 與情緒共處:瞭解、辨認、肯定、分享感覺

  • 瞭解情緒的作用與價值
  • 辨認並說出你的感覺
  • 更細微的覺察並記錄你的感覺
  • 接受並從感覺中找到能量和指引
  • 帶著覺知,有自信地表達你的感覺
  • 在關係中,肯定並分享你的感覺

第7章 照顧自己需求的技巧和改變清單

  • 1. 學習滋養和接納自己
    • 「說不」改變清單
    • 「請求幫助」改變清單
    • 「喜歡和不喜歡」改變清單
    • 「快樂優先」改變清單
    • 「飲食習慣」改變清單
    • 「運動」改變清單
    • 「休息和放鬆」改變清單
  • 2. 建立平衡的自我紀律
    • 「自我紀律」改變清單
  • 3. 給自己滿滿的安慰
    • 「自我安慰」改變清單
  • 4. 體貼自己的情緒

第8章 終結惡性循環:給孩子你從未擁有的情感支持

  • 運用五個原則,處理你在教養上的罪惡感
  • 肯定到目前為止你已經達成的改變
  • 改變制約,成為可以感受孩子情緒的父母

第9章 身為治療師,如何協助童年情感忽視個案

  • 與童年情感忽視相關的兩個領域
  • 辨認並診斷童年情感忽視
  • 療癒的步驟和技巧
  • 給治療師的十項重點摘要
  • 小結

感覺詞彙表

童年情感忽視療癒相關資源

參考資料

誌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