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童年之谜/术语表
适应(Accommodation):一种自我适应机制,使婴儿能够重新组织其认知或情绪结构,为新信息腾出空间,让其可以在旧元素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整(同化)。适应涉及结构的变化。
适应机制(Adaptation mechanisms):我们认为适应机制是由生本能的能量激发的。通过适应机制(如内化和移情),个体的自我将新兴的刺激与可能带来满足/愉悦的客体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其效率和效益。适应机制从它以前的功能中出现并演化而来,可能退行或倒退到它们之前的功能。如通过内摄的吸收来内化和认同等方式实现的进步,反映了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情商的提高。
情感(Affect):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动链,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和认知成分。可与感觉、情绪和心境相比较。
情感理论(Affect theory):对于现代情感理论而言,情感是情绪的纯生物学方面:当刺激激活一种机制而释放已知的生物事件模式时,就会触发一种情感。
“全或无”原则(All-or-nothing principle):本我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自我调节机构,它被激活以根据“全或无”的原则来调节天生的本能张力,类似于激活神经系统的性质。这意味着当压力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本能反应是完全的和强迫性的(全),当它低于这个阈值时,没有任何刺激反应会发生(无)。
肛欲期(Anal stage):是情绪性心理发育的第二阶段,年龄为1岁到3岁。由于身体的成熟和对括约肌的掌控能力,幼儿的意识与肛门区有关。它为性欲满足(肛门性欲)和攻击性的满足(肛门施虐)提供了进一步的来源,并获得了掌控的满足感(性欲与攻击性融合)。这种情绪阶段的发展刺激了新的内心冲突,如照顾者和幼儿之间的冲突,与断奶过程(如厕训练和清洁训练)有关。这一过程可能会“印记上”经常性的行为特征,如过度的约束、滞留、固执和秩序,或混乱,以及矛盾、主动/被动、掌控、分离和个体化。可与口欲期相比较。
万物有灵论(Animism):认为无生命的物体也是有生命的,并且具有生命的品质,如感觉和意图等。
毁灭(Annihilation):一种原始的焦虑,表明一个人对自身的存在有着强烈的危险的情绪体验。
焦虑(Anxiety):一种强烈的情绪状态,伴随着生理上的唤起,其特征是对即将到来的危险的不愉快的预感。
联想(Association):形成“联想链”的两个或多个心理元素之间的纽带。联想也出现在过去记忆痕迹与当下事件产生的回响中。
依恋(Attachment):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联结,每个人都能从这种情绪关系中获得安全感或安全依恋。儿童在早期生活中会有不同的依恋关系模式。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人类婴儿参与社会互动的倾向。
意识(Awareness):注意和认识到、感觉或感知到迄今被忽视的事物的能力。
身体意象(Body image):对一个人身体的整体主观体验。
界限(Boundaries):个人和社会的准则,规则或对行为的限制,包括哪些行为被允许,哪些不被允许;表明被感知或被表征的分离性结构以及控制身体和情绪的能力。
投注(Cathexis):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兴趣、关注或情绪投资。它可以被概念化为他人的投资价值、对他人的感受或驱力。
认知(Cognition):一种感官输入的转换过程,心理上将其存储为数据,方法可以是进行编码、抽象、详细阐释、适应性地吸收和适应,或者对其予以恢复和将其作为知识运用。储存的知识可能出现在当前的经验中,诸如通过概念化、推理、思考、心智化和判断的方式进行感觉、感知、记忆、表征、想象,做出行为,形成情感脚本,以及进行学习和记忆。
强迫(Compulsion):一种不可抗拒的行为冲动,不管一个人的动机在人际情景中是理性的还是恰当的。
冲突(Conflict):内心冲突指的是心理的不相容的力量或结构(如保留/释放),而外部冲突则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属性之间的斗争(如需要考虑客体的需求和自体的需要)。
死本能(Death instinct):死本能是由本能控制的,渴望将张力降低到最佳水平,或者回到无机状态。不受管制的死本能与生本能都可能导向自我毁灭。可与生本能相比较。
决策(Decision-making):在不同的选择间做出选择的过程;根据短期意图或长远意图选择或拒绝可用的选项。
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我们认为防御机制是由死本能的能量所激发的。通过防御机制(如否认和压抑),个体的自我能够成功地从唤起焦虑的对象(刺激)中脱离出来。因此,自我设法保护自体免于被焦虑和随之而来的危险所淹没(如毁灭、失去客体、失去爱、失去控制等)。可与适应机制相比较。
否认(Denial):个体无意识地拒绝承认某些痛苦的属性或者对其内在或外在现实的感知,是一种原始防御机制。因此,自我保护自体免于被焦虑和/或其他不愉快的情感或担忧所淹没。
发展阶段(Developmental stages):由重大转变或生理/心理功能运作的变化来划分的生命周期。前生殖器阶段:口欲期和肛欲期。生殖器阶段:俄狄浦斯期、潜伏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驱力(Drives):本能(生与死)和驱力(性欲和攻击性)之间常常会有混淆。本能似乎是由本我调节的(见本我和本能)。驱力是由自我调节的,自我设法将本能的能量投入到一个对象上以获得满足/愉悦。
自我(Ego)(拉丁语的“我”):人格最初的三大主要能动性——本我、自我、超我,现在还加上了自我理想(ego ideals)和天生自恋(innate narcissism)。由于自我被理解为从本我发展而来,因此被认为是相对更连贯、更有组织的。自我在自体保存中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驱力和情绪、中和外部世界的需求,引导它们指向适当的客体关系和表达。这本质上是通过适应和防御机制发生的。
自我理想(Ego ideals):最初与超我可交替使用,自我理想已经成为自我实现的一个项目。它可能会激发一种幻想(如对游戏的内在想象过程),唤起人们实现这些目标的动力。
情绪(Emotion):强烈的生理唤起在心理上的主观体验(如快乐、痛苦、恐惧或愤怒等),这种唤起会让个体在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方面产生改变,就像那些主观性词汇描述的那样。当一种情感与记忆中同样的情感产生共鸣时,他们所激发的这些情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可与情感、感觉和心境相比较。
情绪共鸣(Emotional resonance):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感知和感觉的共情性协调。即使在没有共同语言的情况下或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可能产生有意义的交流和互动。这种共鸣对人类婴儿的生存和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共情(Empathy):一种通过替代性体验(以有限的方式)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感知或“感受”的方式。这是一个在情感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共情帮助个体理解另一个人,弥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嫉羡和嫉妒(Envy and Jealousy):拥有他人财产的欲望或贪婪(如“全或无”)。嫉羡通常与毁灭(一无所有)焦虑或客体丧失的焦虑相关联。
性感区域和性心理发展阶段(Erotogenic zones and psychosexual stages of development):前生殖器期(口欲和肛欲期)和生殖器期(俄狄浦斯期)代表了极易受到刺激、引发感官兴奋的主导身体区域。在这些发展阶段,婴儿将其愉悦/色情和动机性/解释性活动(首先是婴儿期和母亲一起体验到的)聚焦在相关的性感区域,如口腔或肛门区域以及皮肤上,婴儿也随之在情绪、精神运动和认知智力方面获得发展。性爱愉悦(来自希腊词Eros或性爱/上帝之爱)伴随着心理生理变化,如心跳、血压和荷尔蒙分泌的变化;兴奋蔓延到其他系统,同时涉及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虚假自体(False self):虚假自体的概念描述了个体为满足其照顾者的期望并维持他们的爱而篡改其真实自体的需要。如果存在虚假自体,就意味着个人放弃了其真实的自我表达。
熟悉原则(Familiarity principle):天生的自恋被激活,依据熟悉原则,使婴儿的自体凝聚力得到免疫,因为它在两个极点之间交替:受熟悉的事物所吸引和对激起陌生感的事物予以抗拒。
幻想(Fantasy or phantasy):这个概念可以被视为在想象中的“演奏”。它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机制,允许个人面对现实并与他人交流。考虑到与客体的爱的关系和他们的期待,不能公开表达驱力和情绪,于是在想象中进行演奏,并为它们找到出口。
固着(Fixation):在本书中阐述的正常的精神发展过程中,如果婴儿与特定客体的事件和关系让他们过度满足,婴儿可能会对这种满足方式上瘾。另一方面,婴儿可能经历令人沮丧的创伤经历,对婴儿而言在当时依靠自己完全无法整合。这两个极点都可能成为固着的点。在压力或焦虑的影响下,如果根据其能力和发展水平无法应对或运作,个体则倾向于退行到这些早期的固着点上(例如,一个已经不再用奶嘴或尿布的婴儿突然退行到吮吸奶嘴或大便失禁)。
挫折(Frustration):当个体为了获得满足而在特定的客体身上或特定区域投入其驱力和情绪时,他却失败了,或者被剥夺了,或者被禁止获得需要的满足。
融合/去融合(Fusion/Defusion):通常情况下,生本能和死本能同时运行,在融合中共存。除非由于挫折或创伤而导致其去融合。融合也可能发生在自体及其客体之间,当每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体都产生显著影响时融合就特别明显。该术语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示,在不同的组成部分之间获得平衡。去融合意味着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特性分别运作、不平衡、独立于另一人。这种不平衡可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好客体/坏客体(Good object/bad object):一个客体(或者一个客体的部分)对个体驱力和情绪的自我投注提供满意或令人满意的互动则被体验为好客体;而让自我投注失败或受挫的客体,则被体验为坏客体。
习惯性(Habituation):就像有机体一样,心理过程也倾向于适应重复的刺激,这种刺激不再是新奇的,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力。
幻觉(Hallucination):尽管在所处的近似的环境中不存在某种外在的物体可以对个体构成感官刺激或者让个体感知到外部事物(运用五种感官中的任意一种感知),但个体认为其是真实存在的。
健康自恋(Healthy narcissism):我把健康自恋定义为一种天生的情绪免疫系统,保护个体的熟悉感和幸福康乐,使其不受外来感觉对自体的侵入。自恋是根据熟悉原则来加工信息的,包括受熟悉所吸引和对陌生予以抗拒。在面对熟悉的人(事、物)的时候我们感到幸福康乐,而面对陌生的人(事、物)的时候我们会有所警觉,呈现易受影响的敏感。从孩提时代起,熟悉的人(事、物)就充满诱惑,而陌生感,无论是来自内部(疾病)还是来自外部(差异性),都会唤起人们的警觉甚至是不能耐受。自恋免疫的进程可能与生物免疫系统的活动相似,生物免疫系统识别细胞中熟悉的蛋白质并排斥外来蛋白(细菌、病毒)。(与病理性自恋比较)。
本我(Id):本我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模型的三种能动性(本我、自我和超过)之一。从经济的角度看,本我是由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能量储备构成的。它代表了人类精神生活最基本的寻求释放/满足的动机。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本我与自我和超我都存在冲突。
理想化(Idealisation):口欲期的自我适应机制之一,理想化让婴儿可以通过将客体提升到完美的水平来保存好客体,从而保护其免受攻击性。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生物免疫系统保护人体细胞蛋白质的编码,将其作为一种熟悉的、恒定的状态,同时识别外来的不同的蛋白质编码,将其视为可能危及人体细胞完整性的入侵者,并阻断它们。我提出了健康自恋的概念,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情绪免疫系统,揭示了情绪和生物免疫过程之间的相似之处。我们也认识到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恋免疫系统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共同点。
印记(Imprinting):被认为是一种原始的生存学习形式,类似于内摄。经验在自恋神经网络留下了记忆痕迹的印记,起到锚定比较数据的作用,来确认熟悉、抗拒陌生。
合并(Incorporation):代表自我在口欲期最原始的适应机制之一,为婴儿释放本能提供了一个吸收(如吮吸)客体的模式。可与内摄、内化、理想化相比较。
洞察(Insight):理解或识别隐藏的叙事或脚本的能力,这些叙事和脚本无意识地影响个人对日常事件的体验和解释。洞察力是一种情绪状态的启蒙,即现在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通过关注自由联想及其在身体中的体验、其过去和现在的区别以及不同联想链接和途径的重新整合可以达到洞察。
本能(Instinct):一个活着的实体所固有的迫切欲望,以恢复其先前被迫放弃的事物状态。除了那些促使人们不断重复的旧有本能之外,还有一些本能推动着产生新的形式。本我代表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蓄水池,它是出生时所继承的一切,自出生就存在,贮存在构造中。
智力(Intelligence):一种天生的心理潜能,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适应现实和环境的技能,并允许其有效地利用其精神运动、认知和情感能力。
内化(Internalization):肛欲期重要的适应机制之一。被认为是自我心理将外部的输入吸收、消化并整合到内部的过程,为基本的自我和自我巩固的基础提供“建构模块”。内化的过程需要同化(吸收和消化)和适应(整合)的互补过程。这些模块构建也涉及人际关系领域和客体关系的内化。
解释(Interpretation):是精神分析和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工具和技巧;旨在揭示病人无意识或隐藏的叙事和冲突。分析师通过将病人的叙事与病人的联想、感觉和焦虑、感官输入和身体感知、记忆和梦联系在一起,赋予其意义,并产生新的连接。在双方共同“修通”的过程中,病人能够心智化和意识到看待这些交流潜在意义的新视角或理解。这一过程有希望促使病人能更加活在当下,更有活力地应对内在世界和外在日常生活。
内摄(Introjection):婴儿的一种原始(口欲期)适应机制(在合并之后),它通过吸收来自外部的客体感官特征来运作,类似于吞咽的身体活动。就好像婴儿在吞咽父母的感官特征——如声音、回应的音调、温暖的感觉和节奏——而不去消化它们。内摄通过五官感知来确认客体,使婴儿熟悉其父母每一方的感知独特性,并在感知他们的时候保持他们的特征。可与合并、内化相比较。
直觉(Intuition):一种基于先天自恋的直觉的过程,它允许觉察、感知和观察周围的环境。
隔离(Isolation):一种从肛欲期及其后开始运作的防御机制,用来对抗情绪失控的焦虑。将情绪或经验从事件中分离出来,以此阻止恐惧的爆发。(与合理化比较)
嫉妒(Jealousy):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在肛欲期有占有欲需要时出现嫉妒。因兄弟姊妹之间的竟争,幼儿可能会感受到他们“诱拐”父母之爱的威胁,这唤起了他排斥竞争对手的潜意识愿望。
联合—分离客体关系(Jointness-separateness object relations):联合—分离是一个较新的术语,我用它来描述婴儿出生后发生的正常客体关系模式。联合—分离被定义为一个动力学进程,它代表着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共同接近对方、在共享的虚拟空间中相遇的依恋和交流的情绪系统。联合—分离表示两类个体(单独的自体空间)——婴儿的自体空间和父母的自体空间——之间的三元关系,即在一个虚拟的第三方“空间”中发生的关系,在这里他们暂时是在一起的。在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界限的暂时模糊。我把自体空间想象成一个象征着独立堡垒的壳。通过感官,婴儿/成年人认识到其壳的边界,并探测到其周围的非自体。从分离的自体空间中,个体可以部分显现出来,并与体验到的非自体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另一个个体也部分伸出自己的壳外。在这些时刻,每个人都能在共享空间中感知到他人的存在,从而可以进行交流(无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个人总是保持其独立性和内心的自由感,要么和客体在共享空间中亲密,要么从非自体中退出,停留在自体熟悉的空间中,直到准备好了再次外出冒险为止。因此,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情绪上受到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另一个人,即使是对我们来说很亲切而熟悉的人,也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其差异性。联合—分离客体关系是一种健康的发展,它依赖于健康的自恋,并产生分离—个体化、沟通和关系。联合代表母—婴、心理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相遇,或双方在保护分离性的同时,也体验到彼此的亲密。
力比多理论(Libido theory):力比多被理解为能与身体能量相媲美的精神能量,自我可以将其投入到其客体上。力比多的投入被称为“投注”(cathexis)。自我将力比多能量投注到客体上,跟这个特定的力比多客体重复愉快的体验,并重新获得熟悉的满足感、幸福和愉悦感。
爱(Love):力比多投注在客体上时体验到的相关情感或情绪。这种情感从自我的力比多能量成功投注到力比多客体上的经验中产生。个体的投注或“重新发现客体”可能会被体验为满足、快乐、幸福的状态、兴奋或欣快感。爱的情感是巩固自尊、自信和客体关系最重要的情绪之一。爱通过婴儿体验到的与父母亲密的关系而不断得到充实,并随着对客体恒常性、分离性和联合性的感知而增强。
记忆痕迹(Memory Traces):我们认为,事件是以被“铭刻”在记忆上的方式帮助个体将原始事件的痕迹与类似的痕迹联系在一起的。记忆可以在一个联想性语境中重新实现,而在另一个联想语境中,记忆却无法到达意识层面。我认为,抽象的感觉特征和情感数据被印记并存储在自恋网络中,作为识别熟悉感和抵制陌生感的基础。在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中回忆痕迹的共振和回响的相似性,唤起了人们的熟悉感。当记忆痕迹的共振不符合当前的经验时,个体通常会体验到陌生感。一天中,大部分潜意识的记忆痕迹都在我们体内回荡,影响着我们感知自己、现实以及他人和我们的关系的方式。此外,它们还会影响他人如何与我们关联。
独白和对话(Monologue and Dialogue):保持独白意味着个体在说话时不考虑他人的存在,而保持对话则表明个体考虑到另一个人的存在。在这里,个体有责任倾听和被倾听、交流和被理解每一种感知。这里伴随着想要得到认可和与他人保持交流和关系的愿望。
哀悼(Mourining):任何具有重要意义的或被爱的客体的丧失(如人、动物或过渡性客体等)都会引发痛苦的感受,这会破坏自体熟悉的凝聚力。人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自体的一部分,就像童年失去粪便和牙齿一样。因为思念客体或自体的部分,就可能会出现陌生感。一个健康的自恋免疫进程,主要从肛欲期开始哀悼,并倾向于将重要的丧失作为自体资产和财产保存下来,来恢复自体熟悉感,作为一个包含了对所丧失之物或人的表征的熟悉的整体。哀悼过程可短可长,包括从外部兴趣或投注中回撤。当完成了哀悼时,个体会感觉更坚强,更有弹性——就像其设法控制或将其财产内化了一样,这些财产包括了重要客体或重要理想的丧失——同时创造一个新的连贯的自体意象,拥有其限制、能力和关系。
自恋(Narcissism):“自恋”一词源于有关那喀索斯的神话。那喀索斯爱上了自己的意象,爱上了自己。弗洛伊德的原初自恋和次级自恋的概念关系到三种现象:客体选择、关系模式和自我理想(自尊的概念事实上已经演化为自恋的代名词)。在理想化、全能和迷恋的王国中,力比多投注仅仅直接指向自我/自体或客体可能会唤起一种极度兴奋的体验。当表面上不再需要外部客体的时候,它也可能唤起幸福的状态(被定义为快乐)。虽然我们不愿放弃童年的自恋性完美,但有机体痛苦和疾病的环境却往往导致对外部世界的兴趣的回撤,而在有机体恢复后又重新获得这种兴趣。
我们可以区分正常的和病理性的自恋:健康的自恋激活了一个免疫过程,重建了自体的凝聚力、完整性和活力,在受伤之后还能恢复与他人的关系,尽管具有差异性。健康的自恋有助于改善爱的关系,增强对分离性、差异性和回撤的耐受,以及通过亲密改善联合。此外,作为适应变化过程的一部分,它支撑着情商,并强化对环境的好奇心和研究。它还为关联到差异性提供支持,增强个人的生活乐趣。
相比之下,病理性的自恋则表明个体过度脆弱和焦虑,缺乏自体凝聚力和自信以及对差异性和分离难以耐受。这伴随着(部分是由于)需要依赖另一个人来得到满足(自体客体),或者是将自体理想化为一个夸大的自体。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脆弱的、原始的或受损的客体关系。在我看来,病理性自恋意味着一种会攻击自体的情绪自身免疫系统。这可能会背叛对自体完美的不懈追求,交替出现权利感、愤怒爆发或对自体的毁灭性力量,并具有产生心理病理症状的风险。
涅槃原则(Nirvana principle):指的是精神上试图减少和保持恒定的张力阈限的努力,伴随古老的自体需求——表现为回撤、隔离或深度睡眠。
非自体(Non-self):任何能给自体熟悉感带来陌生感的东西。
客体(Object):最初被理解为本能能量可能由此得到满足的中介,我认为客体是自我驱力为了实现令人满意的情绪投注的一个目标:个体的自我将驱力和情绪投注到一个特定的或指定的客体上会带来其所希望的满足,不论这个客体是照顾者还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如某些过渡性客体。客体应该区分于自体,同时又对自体很重要。
随着对客体恒常性感知的巩固(大约7个月时),外部客体可以在心理上被感知、表征或想象。它可能是客体的一个内在意象,对应但不完全与外部客体一致,因为它包含了与这个外部客体有关的主观自体体验。力比多客体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对象,并且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体对爱的关系的需求。
客体恒常性(Object constancy):这是婴儿的一种主要的适应机制,使婴儿能够依恋于其客体,尽管客体经常消失。五六个月之前,婴儿只有在可见和“满足”的情况下才会感到客体的存在。从大约7个月以后,婴儿就会保存客体和/或其表征/意象了,即使该客体不在眼前:对客体的感知是恒常的。如果婴儿与客体的关系是连续的、恒定的、稳定的和永久的,婴儿就会在客体消失的时候去搜寻他们。气味、声音和触摸表征着稳定而整体的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客体关系可以用来特指人对其客体的态度和行为,无论该客体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一个精神意象。客体关系理论包括:(1)从婴儿早期的亲缘关系发展到复杂的心理功能运作和成熟的成人关系;(2)关系的动机;(3)个体有特征性的持久而独特的关系模式。
口欲期(Oral stage):是情绪—性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时间为从出生到18个月。在这个阶段,快乐、满足、熟悉感和关系的主要来源都与嘴、嘴唇和皮肤的刺激有关。
差异性(Otherness):表示从熟悉的客体中散发出来的陌生感,唤起一种该客体不是那么熟悉的感觉。
感知(Perception):自我功能通过调动适应机制将传入的感官刺激扫描并转换为心理信息。这是登记和识别内在感觉和外在现实体验的必要过程,感知同时具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容。
现象(Phenomenon):一种熟悉的感觉事件,可以独自体验,也可以通过在与另一个人的亲密中分享该体验。它可以被感知为一种过渡性现象,情绪上把分离的个体联结在一起。
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自我调节的第一个经济性原则就是快乐原则:个体受到吸引或被激励去重复、再造或再现与客体的即时的、最大化的满足和愉悦的体验,并避免不愉悦的体验。愉快或不愉快是与熟悉或不熟悉的张力水平有关的体验。可与现实原则比较。
投射(Projection):自我为保护自体免于被陌生焦虑或毁灭焦虑所淹没的原始防御机制之一。个体拒绝和驱逐(就像吐口水或呕吐)无法耐受的情绪、感觉或愿望,否则便会引发这些焦虑。当我们把这些无法忍受的感觉从自体中驱逐出去时,我们倾向于将其置于外部,即置于另一个人身上。
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源于拉丁文“proprius”(即自身的),与“感知”结合在一起。感知和感到身体的位置、定位、方位和运动的能力,以及它与身体之外的空间的关系部分。本体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如在肌肉、肌腱中),提供有关身体运动和位置的信息。
防护盾(Protective shield):保护机体(或自体)以防止其受到来自保护层刺激的需要,从而让保护层过滤掉那些威胁其稳定性的刺激或兴奋。在我看来,自恋是保护自体的免疫屏障。
合理化(Rationalisation):一种由自我调节动员起来的防御机制,从肛欲期开始发挥作用,对抗不受控制的事件或未知事件以及陌生焦虑。幼儿/成年人试图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提供主观的原因或解释,并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根据他的现实原则)找到借口和提供正当的理由。这将使其能够减轻自己的焦虑及其对未知的无法耐受的感觉,保持或重新获得控制。成年人经常在意识形态和信念的伪装下使用合理化。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从肛欲期开始,防御机制被动员起来对抗失去控制的焦虑。意识到情绪和情绪爆发被一种反向形成所阻断,这种反向形成将情绪转换成与其相反的方向,例如,从吸引转变到排斥。
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自我调节的第二个经济原则,是在肛欲期出现的现实原则。这意味着个人受到吸引或激励去重复、再造或再现长远的满足,与加诸在客体/家庭/社会/现实上的规则相一致。个体愿意延迟即时满足,让自己的行为以一种归属于客体的形式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愤怒和被惩罚。可与快乐原则比较。
识别(Recognition):个体自恋与相关的记忆痕迹产生共鸣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无意识的,使其能够对人进行认同或者体验到熟悉感。
退行(Regression):自我动员这一防御机制来对抗毁灭焦虑,当个体无法有效地应付当前的冲突时,这种焦虑就会压倒自体。为了更好地应对,自我便回到更早的心理功能运作的固着模式中。例如,强迫性的情绪爆发可能暗示着心理自我调节的退行,而这是一种生理上的本我调节,即对本能的张力的强制释放,而这种本能的张力仍然与任何客体无关。幼儿经历了一种压力或者一种与强烈的嫉妒、背叛或失去安全感有关的创伤性事件,就会像他8个月大时那样呕吐。我们可以区分三种形式的退行:(1)与客体相关的退行;(2)与力比多阶段相关的退行(如前面举的那个例子);(3)在自我调节功能运作的发展成熟中退行到之前的位置上,如上面举的第一个例子(退行到生理本我调节)。
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本我调节本能的刺激释放的古老默认模式——与客体无关,不受与快乐原则相应的自我调节的影响。
表征(Representation):一种适应机制,个体的自我通过这种适应机制能够将体验和客体识别为熟悉的。自我将广泛的主观数据浓缩和合并到重要客体、关系、自体感或事件的图式复制品种。在当下体验中(如感官感觉和联想的形式),对这些复制品的自恋性共振使个体能够通过识别自己熟悉的事物并在不同的事件中将它们区分出来去应对。因此,这些表征总是个人的和主观的。
压抑(Repression):一种从口欲期开始的防御机制,由自我动员起来对抗对毁灭焦虑。该防御机制不自觉地被激活将本能和驱力断开,或者将情绪刺激和令人满足的客体断开,该客体可能会触发对无法忍受的沮丧、创伤和对毁灭焦虑的共振。压抑试图掩盖这些痛苦的共鸣,不让意识察觉。尽管如此,被压抑的本能和驱力经常会重新浮现并重新出现在意识中,然后被自我重复压抑以避免焦虑。
阻抗(Resistance):从口欲期开始,一种由自我动员起来的防御机制,它与自恋的免疫能动性结合来运作,激发其受熟悉吸引和对陌生抗拒。联合的防御保护自体免受来自内部或外部世界的陌生或毁灭的焦虑。
自体(Self):许多个体经历的感知、感觉和记忆痕迹群,主观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持久的结构,一种熟悉的自体感的结构阻抗一切非自体的东西。从出生开始,婴儿慢慢地对其熟悉的自体感开始结晶,使其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确认自己是熟悉的,能识别并被一个熟悉的非自体所吸引,同时将自己与任何陌生的事物区分开来。随着婴儿与非自体的互动,其天生的自恋不断被触发以保持一种熟悉的自体感,这也是增强自尊的过程。
自体淹没(Self-flooding):自我暴露于情绪失控以及驱力和情绪错乱爆发,这导致焦虑,使自我必须通过防御机制来应对。这种焦虑可能会呈现为与发展相关的各种形式。此外,自体淹没也被理解为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对创伤性事件的生理激活反应。
自体客体(Self-object):这个词指的是婴儿(或儿童/成人)对他人的体验,即满足需要的存在——为自体服务,却没有与自体分化(不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非自体)。
分离性(Separateness):表示感觉和察觉与熟悉的自体感相异的感知能力,将这种相异体验为非自体。渐渐地,婴儿也能感觉到其个人的“壳体空间”有别于其他非自体,认识到其客体与其自体是相分离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熟悉的非我。认识分离性和差异性的能力取决于健康自恋的巩固。我们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认识到另一个人的分离性和差异性,对自体熟悉感总是一个非我,是未知和陌生的。不可逾越的界限将人与人之间分离开,尽管个人有情绪共鸣和共情协调,但不能真正地认识到另一个人的壳的“内在”,即其自体空间。
分离(Separation):这一术语指的是在陌生感和非我出现时一种回撤的需要,自出生就存在。它可能是一种身体行为或心理行为,将自恋的吸引或驱力投注从外部客体转移到内部来。它也指分离—个体化的动力学过程(见下文)。然而,通过客体关系,婴儿及其照顾者都体验到并再造了分离仪式,帮助他们准备好从共同的纽带中解放出来。否则,突然或毫无准备的分离可能会被感受为被放弃、被拒绝、创伤或焦虑。
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自体感巩固为独立于客体的独特实体功能运作的过程,塑造着一个人的个体化,并容忍客体的分离性。马勒的四个亚阶段理论(分化、练习、和解、前往客体恒常性)包含了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标志着婴儿逐渐从与母亲的共生双重统一体中成长出来,将自体与客体区分开来,并发展他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自体表征。
羞耻(Shame):骄傲的反面,这是一组被称之为羞耻—羞辱的痛苦情感的广泛连续谱。羞耻包括尴尬、屈辱、无价值和耻辱的感觉,这可能伴随着一种被拒绝、被嘲笑、暴露或失去对自体和他人的尊重的感觉。虽然早期的经历中被看到暴露和嘲笑是产生羞耻的重要事件,但羞耻可被更广泛地理解为在表达持续感兴趣—兴奋的或者其他正性情感(如享受乐趣)受到阻碍时产生的情感反应,但它也可能在体验到负性情感(如复仇或厌恶)时出现。羞耻感的前驱症状可以从早期的厌恶眼神和后来的陌生焦虑中看到。羞耻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情感、图像和记忆组合而成,从而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独特的体验/情感脚本。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它防止不光彩的暴露,从而保持自尊。此外,它还维持了个体和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和理想。
躯体化(Somatization):是一种原始的机制,从早年婴儿期就被动员起来对抗任何陌生感。心理对躯体的影响(心理躯体化)涉及个体自我调节以调动原始防御机制来抵御过度焦虑引发的自我淹没的倾向。个体对刺激和痛苦的反应表现为生理和躯体的症状,而不是表现为受到心理情绪调节。我们注意到疾病和/或自我毁灭常常和攻击性、对丧失有意义的客体的焦虑或者和陌生焦虑/毁灭焦虑有关。人们还注意到,通过适应机制调节情绪需要心理表征和象征化,从而达到心理和身体的整合。
分裂(Splitting):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在口欲期由可用的自我调节所调动,以克服毁灭焦虑和客体丧失焦虑。在我看来,在自恋原则的基础上,自我会动员分裂这一防御机制——受熟悉所吸引、对陌生予以抵触。只要主要照顾者提供熟悉的愉快满足,并立即对婴儿新产生的需求全部予以满足,该照顾者就会被婴儿体验为一个好客体,婴儿就会被其吸引。只要照顾者让婴儿受挫或者引起陌生或不愉快的感觉时,他就会被婴儿体验为一个坏的客体,婴儿就会对其予以抵触。因此,同样的父母客体被交替地体验为熟悉的、善良的、理想的或者坏的、邪恶的和陌生的。从8个月开始,自我设法保存一个完整的、好而熟悉的、令人满意的客体实体。它将分裂开来的好、坏客体整合(整合是适应机制)为一个单一、恒常和足够好的人物,而对让人沮丧的好客体的攻击性被投射或置换(投射和置换是防御机制)到陌生人身上。因此,实际的客体被投注以好客体,尽管其不可避免地令人沮丧,同时不熟悉被体验为邪恶的陌生人(“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分裂)。在某些极端的创伤或焦虑的特殊情况下,自我分裂的可能不是客体,而是自己的自体(边缘型人格或精神病;解离性身份障碍,如多重人格)。
陌生焦虑(Stranger anxiety):对未知的或陌生的人(事、物)予以抵抗的情感反应,通常被称为八个月焦虑。婴儿可能会有恐惧或痛苦的反应,会退缩、拒绝接触(特别是眼神接触)、哭泣,甚至尖叫。
结构理论(Structural Theory):弗洛伊德试图解释心理功能运作的持久、有组织性和相互关联性的方面,所以他将心理(心理装置)置于三个相对持久的动机性配置“结构”中,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见各自定义)。后来查斯特盖尔—史密尔热又在其中加入了自我理想,在我看来,天生的健康自恋也应包含在内。
升华(Sublimation):从肛欲期开始的更复杂的适应机制之一,激发创造力、梦想、工作和艺术。个体将无法忍受的冲动或任何形式的冲突——在家庭或社会关系中——以一种可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感受、思想和创造力,并以一个转换的、调节的精神目标为特征。弗洛伊德强调了性本能的力量,它被置于文明活动的支配之下,转向一种有价值的非性的目标。升华包含“崇高”的感觉。因此弗洛伊德解释了社会价值的来源和基础,显然是非性和无冲突的活动。
超我(Superego):超我被认为与早前的自我是有所区别的。它代表了父母态度、反应和价值观的内化,从而在俄狄浦斯期掌控了性和攻击性本能,这被认为是人格的道德方面。它包含了良心,所以个体愿望可能会激起其内疚感。
共生(Symbiosis):共生的概念代表了母婴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相互作为满足需要的客体,即自体与客体没有分化。婴儿和母亲认为他们的二元性是一个共同边界内的全能统一体。共生可能代表了婴儿和母亲的心理状态,就好像他们是一个双重的统一体,在他们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有一道屏障。共生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防御机制,以对抗毁灭焦虑,当它们之间出现分离的迹象时,就有可能淹没双方的自体。
象征化和象征意义(Symbolisation and symbolism):两个概念都使用象征,即常规的使用符号或字符,常常是对一个客体、功能或过程的无意识表征。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心理表征可以通过模糊的暗示、约定或偶然的关系来代表另一种心理表征。从肛欲期开始,象征化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机制,使精神调节、交流和梦能得到改善。
症状形成(Symptom formation):神经症性症状的形成意味着自我动员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特别是当原始防御不足以抚慰和控制焦虑时,需要对防御操作予以加倍。症状是自我用来阻碍被压抑的冲动、愿望、幻想、记忆、感觉、情感或冲突重新出现在意识中的一种妥协形成。个体可以通过症状体验到部分的满足,这一般被视为继发性获益。个体不是通过力比多驱力的表达,将客体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在线”,而是设法通过症状来获取并保持客体的注意力和援助。
阈限水平(Threshold level):对刺激的感官反应的生理水平,产生一种伴随运动表现的情绪体验。在口欲期,阈值水平较低,根据全或无原则来运作,表现出对不可避免的挫折和伤害的过度敏感。
移情(Transference):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机制,允许个体对未知的人或情况体验到熟悉感。在每一段有意义的关系中,个体自发地重新体验并重新管理其最初的童年依恋关系。移情允许我们重现过去婴儿期与原初客体的体验。移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在精神分析中尤其如此,如在移情神经症中。因此,它为分析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让其遭遇病人过去的无意识情绪体验,也就是在病人不同生命阶段与不同的重要客体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隐藏在个体身上的童年图层。有时,移情可能会引发对分析或分析师,还有对领导人物的阻抗,但更普遍的是,它会激发人们受到这个重新熟悉的客体的吸引。
过渡性现象,过渡性客体,过渡性空间(Transitional phenomenon, transitional object, transitional space):温尼科特引入这些术语来定义一种现象或者对孩子具有重要价值的客体,它们被放置于内在世界和对现实原则、外在世界的感知之间。过渡性现象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源泉。过渡性客体代表婴儿的第一个“非我”资产;它可能是孩子的玩具、孩子身体的部分或母亲身体的部分,通过它孩子可以得到安慰。在我看来,过渡性现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适应机制,将这个“中间区域”儿童和照顾者都体验为过渡性现象(客体、现象和空间),它弥合了他们之间的分离性,对两个独立的个体予以调节,如在婴儿和父母之间。
创伤(Trauma):创伤可能被认为是激起了对自体伤害的破坏或打击,还会影响到自体熟悉感。在这些破坏或崩溃的时刻,自恋免疫和刺激屏障或防护盾被侵犯,哪怕父母已提供了最理想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感到不知所措,不得不动用过多的保护性防御机制。然而,要强调的是,急性创伤后的症状可能会随着自体熟悉感的恢复和自我及其韧性的增强而恢复,还可能调动适应机制并加速重组,尤其当健康自恋和自我可以共同作用的时候。此外,创伤可以被理解为在特定时间与特定神经系统发生的事件。创伤性症状既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三元客体关系(Triadic object relation):我认为,客体关系自出生起就是三元关系,即父母的空间、婴儿的空间(每一次非自体的感知)以及一个虚拟的过渡性空间。婴儿和父母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在他们之间亲密时刻的影响下在过渡的共享空间中暂时模糊。相比之下,马勒和其他一些人则认为,客体关系在出生时是二元的。
真实自体,虚假自体(True self, False self):足够好的母亲懂得欣赏孩子的自然姿态,他们提供的接纳和关怀的氛围促使真实自体发展。这一过程如果受到阻碍,可能会导致孩子从真实性和自发性中退缩,而对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做出微妙的反应,就会形成冒充真实的虚假自体。虚假自体表现为一种防御机制,自体被自我保护对抗被抛弃焦虑和陌生焦虑:真实自体被隐藏,被虚假自体所取代,从而抑制了孩子的个体化。
离奇(Uncanny):描述当某件事发生时所体验到的不安和恐惧感,似乎证实了一种早期的嵌入的信念,即思想的全能性和/或重新激活一种万物有灵论的思维模式。例如,看到一个人的“重影”,似曾相识,感到死去的那个人还活着。
潜意识(Unconscious):(形容词)描述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无法获得意识知觉的精神内容,但在其他事物中表现为口误、梦、不连贯的思想和联想,还有身体的感知、情感和行为。与本能和冲动有关的情感倾向会产生愿望和动机,这些愿望和动机会努力追求有意识的表达,但会受到其他力量(现在被概念化为自我和超我)的反对。(名词)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在他早期提出的心理装置的地形学理论中描述的一个动态系统。他认为,本能的一部分精神内容和活动从来没有被意识到(原始的压抑),并且被前意识否认不让其进入意识而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强制其留在潜意识中。其他的内容最终获得了意识,但随后被压抑(压抑得当)。压抑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能源来维持的——反情感投注。这种精神能量分布和相互作用的概念构成了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的经济学观点。
抵消(Undoing):指肛欲期开始的防御机制,以对抗失去控制和体验内疚的焦虑。个人通过其魔幻性思想试图让自己和他人都相信,某些特定的想法、言语、手势、活动或行为从未发生过。
断奶(Weaning): 指分离—个体化—社会化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母婴双方都必须从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和对母乳喂养的无限满足中分离出来,由此婴儿可以自主地吃各种食物。然而,没有人愿意对自己拥有的幸福时刻和满足感断念,除非有其他满足感带来的鼓舞和愉快感。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描绘了个体化的巩固,在此过程中,亲密和满足感可以在过渡性现象中得到保护。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个体经历了从沉迷于享乐的倾向中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断奶,这个断奶过程总是会引起内在冲突或者与外部需求的冲突。第一个断奶过程是指婴儿停止吮吸和吸收母乳(和牛奶替代品)的口头愉悦,同时被鼓励从家庭和社会习俗允许吃的食物中寻找满足和快乐。第二个阶段是肛欲期停用尿片。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从尿片中解放出来的行为,鼓励孩子根据家庭和社会礼仪表现出对身体保留和排泄的掌控。断奶过程影响着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关系,也涉及许多问题,如友好对待其他来源的满意度,总体上扩展一个人的熟悉感以及自体和非自体、情感距离和亲密之间的人际界限,尤其是涉及关系和家庭中有关控制和权力的事宜。
回撤(Withdrawal):在遭遇外界威胁后,从随之而来的诸如疼痛、不适或痛苦等感受中脱离出来、逃向自身的需要。它也可能代表着一种强烈的被抱持(容纳)的渴望。例如,一个内化的令人宽慰的意象或资源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