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宗教心理学导论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宗教心理学导论
宗教心理学导论.jpg
原作名Psychologyand Religion: An Introduction
作者
译者陈彪
审校高师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装帧平装
页数331
定价28.00 元
系列宗教学译丛
ISBN9787300069272
中图法分类号B920
Pdf.svg
0.00
(0票)

宗教心理学导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麦克·阿盖尔(Michael Argyle)。本书主要阐述了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社会化、人格的影响、宗教经验的范围和种类、宗教经验的原因和结果、宗教信念、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宗教信念的解释、崇拜和祈祷、仪式与卡里斯玛等内容。

本书对心理学领域就宗教所作的研究及其成果进行了探究,阐述了作者对有关问题的独到见解,其中充满了对人及其宗教世界的精彩而深刻的洞见。作者显然既相信心理学的实用价值、也相信宗教的精神价值。他在这部全面而易懂的作品中,向人们展示了心理学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宗教这一特殊的人类行为领域中的问题。

表格目录

图表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

  • 第一节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古典冲突
  • 第二节 科学与宗教之间冲突的消解
  • 第三节 心理学与宗教之间的新冲突
    • 一、行为主义
    • 二、心理分析
  • 第四节 主流心理学社会的与相关的领域
  • 第五节 后面章节的内容
  •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社会化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家庭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宗教教育
  • 第四节 皈依
  • 第五节 关于皈依的一些理论
    • 一、社会心理学
    • 二、巴特森的理论
    • 三、弗洛伊德的理论
  • 第六节 不同种类的皈依
  • 第七节 人格因素
  • 第八节 皈依的后果
    • 一、儿童:4岁~14岁
    • 二、青少年和青年:13岁~23岁
    • 三、成人:23岁~60岁
    • 四、老年人:60岁以上
  • 第九节 不同年龄段的宗教
  • 第十节 小结和讨论

第三章 人格的影响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人格与宗教
  • 第三节 对宗教性的测量
    • 一、对宗教的态度
    • 二、信念
    • 三、宗教行为
    • 四、宗教经验
  • 第四节 与一般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五节 专制主义
  • 第六节 教条主义
  • 第七节 暗示感受性
  • 第八节 自我实现者
  • 第九节 追寻意义
  • 第十节 荣格的心理类型
  • 第十一节 宗教上的性别差异
    • 一、男性和女性的宗教性
    • 二、性别差异的程度
  • 第十二节 对宗教上存在性别差异的解释
    • 一、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 二、父母形象的投射
    • 三、就业的影响
  • 第十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宗教经验的范围和种类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宗教经验的种类
  • 第三节 有一种核心的宗教经验吗?
  • 第四节 对宗教经验的调查
  •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宗教经验的原因和结果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宗教经验的种种触发因素
    • 一、音乐
    • 二、祈祷和入静
    • 三、药物
    • 四、隔离与感觉的丧失
    • 五、精神痛苦
  • 第三节 人格因素
  • 第四节 传统和社会化的影响
  • 第五节 宗教经验的影响
    • 一、积极的情绪、幸福感
    • 二、利他的态度
    • 三、宗教生活
    • 四、对自我的态度
    • 五、一般健康状况
  • 第六节 对宗教经验的解释
  • 第七节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宗教信念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关于信念的调查
  • 第三节 宗教正统性的测量
  • 第四节 信教者脑中想的是什么?
  • 第五节 信念是字面意义上的还是比喻意义上的?
  • 第六节 信念与情感
  • 第七节 信念的行为基础
  • 第八节 小结

第七章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宗教信念的解释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弗洛伊德论宗教的象征意义
    • 一、上帝是父亲形象的投射
    • 二、图腾与禁忌
    • 三、一种幻觉的未来
    • 四、宗教中性的象征
    • 五、宗教是一种神经症
    • 六、弗洛伊德对宗教解释的小结
  • 第三节 荣格与宗教的象征意义
    • 一、原型
    • 二、荣格和某些基督教信念
    • 三、荣格的心理类型
    • 四、对荣格宗教观的评价

第八章 崇拜和祈祷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崇拜
    • 一、崇拜中的音乐
    • 二、团体内的崇拜
    • 三、牧师和神职人员
  • 第三节 献祭
  • 第四节 祈祷
    • 一、请愿式祈祷
    • 二、冥想式祈祷
    • 三、仪式性祈祷
    • 四、口语式祈祷
    • 五、祈祷有效吗?
    • 六、祈祷的本质
  •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仪式与卡里斯玛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通过仪式和其他仪式
  • 第三节 卡里斯玛式的宗教
    • 一、多伦多祈福会
    • 二、灵语
  • 第四节 宗教治疗
  • 第五节 小结和说明

第十章 幸福以及宗教的其他益处和代价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幸福
  • 第三节 对死亡的恐惧
  • 第四节 婚姻
  • 第五节 工作及其成就
  • 第六节 对社会的益处和代价
  • 第七节 个人为宗教所付出的代价
  • 第八节 小结

第十一章 身心健康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健康
    • 一、神职人员的健康
    • 二、宗教治疗
  • 第三节 心理健康
    • 一、内在宗教取向
    • 二、宗教应对
    • 三、精神病人的宗教
  • 第四节 原教旨主义者
    • 一、教派成员
    • 二、神职人员
  • 第五节 自杀
  • 第六节 小结及讨论

第十二章 道德的宗教起源和其他起源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道德和宗教的历史发展
    • 一、文字出现以前的社会
    • 二、希腊人和罗马人
    • 三、犹太教徒
    • 四、伊斯兰教信徒
    • 五、其他世界宗教
    • 六、基督教
  • 第三节 道德的生物学起源
  • 第四节 社会学习——父母的影响
  • 第五节 同龄人的影响
  • 第六节 宗教怎样影响道德
  • 第七节 宗教教育和指导
  • 第八节 宗教辅导
  • 第九节 小结

第十三章 宗教对行为的影响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慈善
  • 第三节 犯罪与越轨行为
  • 第四节 性行为
    • 一、婚外性行为
    • 二、婚前性行为
    • 三、同性恋
    • 四、避孕和堕胎
    • 五、全部的性活动
    • 六、小结
  • 第五节 偏见
  • 第六节 帮助和利他主义
  • 第七节 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
  • 第八节 小结

第十四章 世俗化及宗教的现状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20世纪的英国宗教
    • 一、教堂出席率
    • 二、教会成员数
    • 三、信念
    • 四、主日学校
    • 五、个人的灵修
  • 第三节 不同教宗的变化
  • 第四节 20世纪的美国宗教
    • 一、教会成员数
    • 二、教堂出席率
    • 三、信念
    • 四、感觉
    • 五、其他指数
    • 六、宗派的变化
  • 第五节 对美国的宗教性的解释
  • 第六节 世俗化
  • 第七节 宗教活动减少了吗?
  • 第八节 现在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小了吗?
    • 一、自杀
    • 二、出生率
    • 三、性行为
    • 四、离婚
    • 五、违法
    • 六、健康
    • 七、工作伦理
    • 八、群际关系
  • 第九节 社会已变得“非神圣化”了吗?
  • 第十节 小结

第十五章 新宗教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新教教派组织
    • 一、领导者
    • 二、成员
    • 三、招募成员
    • 四、崇拜仪式
    • 五、实践活动
    • 六、团结和忠诚
    • 七、更纯洁的生活
    • 八、消极的形象
    • 九、与家庭和社会分离
    • 十、信念
  • 第三节 膜拜团体
    • 一、千禧年主义和船货膜拜团体
    • 二、革命和军事运动
    • 三、通过魔法而重生:鬼舞
    • 四、佩奥特膜拜团体
    • 五、魔法
    • 七、非洲的五旬节教派
    • 六、巴西的五旬节教派组织
    • 八、韩国的巨型教会
  • 第四节 第三世界的新兴宗教
  • 第五节 小结

第十六章 有关宗教的结论

  • 第一节 心理学和宗教
  • 第二节 宗教经验
  • 第三节 仪式和其他的宗教行为
  • 第四节 宗教信念的本质
  • 第五节 宗教的益处
  • 第六节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 第七节 心理学能解释宗教吗?
  • 第八节 宗教在消失吗?
  • 第九节 宗教有负面的影响吗?
  • 第十节 神学的喻意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