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依恋与家庭治疗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依恋与家庭治疗
依恋与家庭治疗.png
原作名Attachment and Family Therapy
作者
译者李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普华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装帧平装
页数255
定价69.00 元
ISBN9787115535191
中图法分类号R749.055
Pdf.svg
0.00
(0票)

依恋与家庭治疗》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帕特里夏·克里腾登(Patricia Crittenden)、【英】鲁迪·达洛斯(Rudi Dallos)、【意】安德烈娅·兰迪尼(Andrea Landini)、【澳】卡西亚·科斯洛斯卡((Kasia Kozlowska)。本书涵盖了相关的依恋理论、基础发展研究,以及来自家庭系统理论所有支持学校的多样化洞见和方法。

依恋理论一经提出,在学术界引起广泛重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证明依恋理论对人类的意义。本书便是对依恋理论的细化和应用。 本书将依恋理论与家庭系统疗法相结合,以孩子发展阶段为主线,同时细分各依恋类型下的不同应对策略并指出持不同应对策略的家庭成员互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本书提出了依恋的动态成熟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家庭系统疗法相结合使用,实践证明,二者结合对帮助来访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书中理论均以案例形式生动呈现,然后结合理论进行解读,易于阅读,易于理解。 本书适合所有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心理爱好者阅读。

帕特里夏·克里腾登曾师从玛丽·安思沃斯(Mary Ainsworth),多年研究依恋与适应的动态成熟模型(DMM)。她针对个体一生中的各个阶段开发了依恋关系评估工具。2004年,欧洲家庭治疗协会向她授予事业成就奖。现在为国际依恋研究协会创始人兼主席。 鲁迪·达洛斯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培训中心教授兼主任。他提出了依恋叙事疗法并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家庭治疗。 安德烈娅·兰迪尼是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医师。过去20年来,他与帕特里夏·克里腾登合作,共同研究DMM。他在多个国家教授该模型及其评估方法,目前已经发表多篇文章并编著了多部图书。他在意大利多所认知与家庭系统心理治疗学院任职。 卡西亚·科斯洛斯卡是澳大利亚悉尼儿童医院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医师,悉尼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儿科学和儿童健康临床副教授、脑动态中心临床研究员。目前已经发表大量论文,研究课题主要包括身心互动、如何治疗具有躯体症状的儿童、多模型处理复杂表征,以及如何将DMM和系统性思维融入临床实践。

引言 人类生命的律动:循环与变化
  • 本书的主题
  • 人际神经生物学
  • 多样性
  • 我们的目标
  • 概念关联
  • 一些案例
  • 症状的功能
  • 本书的创作特点
  • 本书章节和重点问题的编排方式
  • 对心理治疗师的建议

第一章 出生与婴儿期

  • 出生
  • 适应行为的周期:人生的第一年
  • 出现问题时
  • 为婴儿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
  • 概念和治疗原则总结

第二章 学步期以及意识与意图的萌芽

  • 学步期的个体发展
  • 依恋关系中的变化:目标矫正型伙伴关系
  • 二元关系、三元关系和家庭功能
  • 出现问题时
  • 出生缺陷的创伤
  • 概念和治疗原则总结

第三章 学前期:交谈与商量

  • 个体发展上的变化
  • 教养策略和教养模式
  • 从二元关系到文化
  • 当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
  • 通过话语来认识事物
  • 新的自我保护策略
  • 出现问题时
  • 自闭症
  • 概念和治疗原则总结

第四章 四五岁的儿童:信心、胜任力与其他儿童

  • 孩子的兄弟姐妹
  • 逐渐了解祖父母
  • 婴儿夭折,改变整个家庭
  • 改变、家庭与文化
  • 出现问题时
  • 概念和治疗原则总结

第五章 上学

  • 个体发展上的进步
  • 出现问题时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在人际关系框架中考虑 ADHD
  • 概念和治疗原则总结

第六章 学龄期:学习、归属和身份

  • 发展过程:发育成熟的变化与新的调整
  • 父母的发展
  • 学龄期儿童的自我保护策略
  • 基于人际关系的生理症状
  • 人际关系中的适应性
  • 出现问题时
  • 教益
  • 概念和治疗原则总结

第七章 成长与疗伤:DMM-FST 整合治疗

  • 本书的价值
  • 几个核心主题
  • 关键的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
  • 家庭关系的评估
  • DMM-FST 整合治疗

附录 评估

  • 婴儿关爱指数评估
  • 幼儿关爱指数评估
  • “陌生情境”程序
  • 学前期儿童依恋评估
  • 学龄期儿童依恋评估
  • 青春期依恋评估
  • 成人依恋访谈:DMM 方法
  • 父母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