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主体的在世之在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主体的在世之在
主体的在世之在.jpg
副标题宾斯万格研究
作者
  • 任其平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装帧平装
页数365
定价43.00 元
系列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
ISBN9787533452469
中图法分类号B84-065
Pdf.svg
0.00
(0票)

主体的在世之在》是由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任其平。本书主要介绍了宾斯万格的学术生平和思想形成以及存在分析学的理论。

路德维希·宾斯万格积极吸纳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精神分析进行了“改造”,创造了存在分析学。存在分析学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分析学认为,病人之所以患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因而“生病”也是他们的生活“生病”了。而这种状况就是人丧失自由选择并拒绝为选择负责的反映,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阻碍着他们对在世之在的理解。为此,存在分析就是要引导病人形成多样的世界设计,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去过本真的生活。宾斯万格还认为,人不仅是在世之在,而且还是超世之在,这就使人避免陷入封闭“自我”的泥潭。存在分析采用现象学方法、存在人类学方法和临床方法,对潜意识、梦、本真非本真、被抛、焦虑、内疚和死亡等主题进行了研究,为我们具体勾勒出了存在分析学的理论架构,这一架构充满了“人”的气息、“爱”的温馨。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开创了存在分析研究的新取向,凸显了积极自主的人性观,拓展了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主题,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方法。在哲学上、心理学上和临床治疗上均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任其平,男,1965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心理学博士,安庆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兼任安徽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近五年来先后主持省级科研、教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次。近三年来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和参与翻译国外专著4部。

导言


第一章 学术生平和思想形成

  •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创立者
    • 一、学术生平
    • 二、主要著作
    • 三、对存在心理学和临床治疗领域的影响
  • 第二节 思想来源
    • 一、新康德主义者那托尔普的影响
    • 二、现象学的来源
    • 三、存在主义的来源
    • 四、精神分析的来源
  • 第三节 思想形成的历程
    • 一、拜里佛疗养院的发展历程
    • 二、个人的临床实践
    • 三、思想形成的阶段


第二章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
    • 一、存在分析学的基本概念
    • 二、存在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方法
    • 一、现象学方法
    • 二、存在人类学方法
    • 三、对话交流方法


第三章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主题

  • 第一节 潜意识与梦
    • 一、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和梦的思想
    • 二、宾斯万格论潜意识和梦
  • 第二节 本真与非本真
    • 一、海德格尔关于本真与非本真的论述
    • 二、宾斯万格关于本真与非本真的阐释
  • 第三节 被抛
    • 一、海德格尔对被抛的论述
    • 二、宾斯万格论被抛
  • 第四节 焦虑、内疚与死亡
    • 一、存在主义视域中的焦虑、内疚与死亡
    • 二、宾斯万格论焦虑、内疚和死亡


第四章 存在分析的治疗理论

  • 第一节 存在分析治疗的前设
    • 一、关于人的本质
    • 二、存在分析治疗的思路
  • 第二节 存在分析的心理病理观
    • 一、此在的萎缩
    • 二、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乏
    • 三、真实自我的丧失
  • 第三节 存在分析的治疗原则
    • 一、在世原则
    • 二、关爱原则
    • 三、意义原则
    • 四、体验原则
    • 五、践行原则
  • 第四节 存在分析的治疗技术
    • 一、精神分析的“整合式”治疗技术
    • 二、对话交流的技术
    • 三、工作治疗的技术


第五章 存在分析的临床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埃伦·韦斯特案例
    • 一、一般资料及生活史
    • 二、诊断与分析
    • 三、讨论
  • 第二节 伊尔莎案例
    • 一、一般资料及生活史
    • 二、诊断与分析
    • 三、讨论


第六章 存在分析的本土化研究——两个中国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一——一个孤独的“准”自杀者
    •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 二、来访者的成长史
    • 三、心理诊断和分析
    • 四、咨询和治疗过程
  • 第二节 案例二——一个追求完美的焦虑者
    •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 二、来访者的成长史
    • 三、心理诊断和分析
    • 四、咨询和治疗过程
  • 第三节 对存在分析治疗的本土化反思


第七章 存在分析学的理论特征

  • 第一节 反对因果论,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存在分析
  • 第二节 反对二分法,主张对人的经验进行整体理解
  • 第三节 反对机械论,主张对人的生存进行本真解读
  • 第四节 反对本能论,主张对人的存在进行现象学描述


第八章 对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主要贡献
    • 一、开创了存在分析学研究的新取向
    • 二、凸显了积极自主的人性观
    • 三、拓展了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主题
    • 四、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方法
  •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的主要局限
    • 一、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 二、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 三、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矛盾
    • 四、治疗技术缺乏自身的独特性
  • 第三节 存在分析学的主要影响
    • 一、对哲学界的影响
    • 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 三、对存在分析本身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