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关于人类个体之间关系的心理学、进化论和行为学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幼儿需要与至少一名主要照顾者建立关系,以促进正常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发展。该理论由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

在依恋理论中,与依恋相关的婴儿行为主要是在压力情况下寻求接近依恋对象。婴儿会依恋于那些在与他们的社交互动中敏感和反应灵敏的成年人,并且在大约六个月到两岁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会在几个月内保持一致的照顾者身份。在这个时期的后期,孩子们开始使用依恋人物(熟悉的人)作为探索和返回的安全基地。抚养者的反应导致依恋模式的发展;这些反过来又会导致内部运作模式,这些模式将指导个人在以后的关系中的感受、想法和期望。 失去依恋对象后的分离焦虑或悲伤被认为是依恋婴儿的正常和适应性反应。这些行为可能已经进化,因为它们增加了孩子的生存几率。

发展心理学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研究支持了基本概念,引入了“安全基础”(英语:secure base)的概念,并发展了婴儿多种依恋模式的理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 第四种模式,混乱的依恋,后来被发现。在 1980 年代,该理论扩展到成人的依恋。 其他交互可能被解释为包括依恋行为的组成部分;这些包括所有年龄段的同伴关系、浪漫和性吸引力以及对婴儿或病人和老人的护理需求的反应。

为了制定关于早期依恋性质的综合理论,约翰·鲍尔比探索了一系列领域,包括演化生物学、客体关系理论(精神分析领域之学派)、控制系统理论以及行为学和认知心理学领域。 在 1958 年以后的初步论文之后,鲍尔比发表了完整的理论。在该理论的早期,学术心理学家批评鲍尔比,精神分析界因他背离精神分析学说而排斥他;然而,依恋理论已成为理解早期社会发展的主要方法,并引起了大量关于儿童亲密关系形成的观察研究。 后来对依恋理论的批评涉及气质、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分类离散模式的局限性。作为实证研究的结果,依恋理论已被显著修改,但这些概念已被普遍接受。 依恋理论已形成新疗法的基础并为现有疗法提供资料,其概念已被用于制定社会和儿童保育政策以支持儿童的早期依恋关系。

关于依恋理论的一著名系列动物实验是哈里·哈洛对恒河猴所做的实验,此实验显示依恋不仅仅是由生物本能如饥饿所激发。在这一系列实验,新生恒河猴出生后很快从它们母亲身边带走,并为它们提供了两个代理母亲,一个是由铁线做成,另一个是木头套上泡沫橡皮和毛衣做成,两个人偶皆加温并可在胸前装上奶瓶提供食物。此实验是观察猴子会趴附提供柔软衣物接触的人偶或提供食物来源的人偶,结果是这些猴子会趴附柔软衣物人偶,无论提供食物与否。这些猴子在柔软衣物人偶在附近时也较为积极探索周遭,似乎此人偶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抚养方式对被抚养者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依恋理论和抚养方式密切相关。尽管朱迪斯·里奇·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一书认为,抚养方式对被抚养者的(身心)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一般学界的共识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对心理发展有影响,且在后天因素中,抚养方式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研究一般认为,不论其他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抚养方式本身对被抚养者将来的发展有20%至50%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