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觉敷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高觉敷
高觉敷.jpg
性别
出生日期1896年11月6日
出生地浙江省温州市
逝世日期1993年2月15日
逝世地江苏省南京市
别名高卓
教育程度学士
母校香港大学

高觉敷(1896年11月6日-1993年2月15日),男,浙江温州人,中国心理学家。长期从事心理学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尤专心于心理学史的研究,被称为中国当代心理学大师。

人物生平

1896年11月6日,高觉敷出生于浙江温州市。

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文部。

1918年,由北洋政府选送报考香港大学,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教育系。1923年毕业,被授予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高觉敷先生受聘于真如暨南学校师范科教心理学和生物学。

1932年,接受四川大学电邀前往成都,任心理学教授。

1933年暑假,转应广东省立勃勤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林砺儒的邀请,任该院心理学教授、教育系主任。

1939年,到中山大学(已迁往云南澄江)继续指导研究生工作,并兼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

1940年,受聘于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该院教务长和教育系主任。

1945年兼任复旦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高觉敷先生随国立编译馆到南京,兼任金陵大学教授,后又兼任教育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觉敷被任命为南京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教务长。

1953年9月、10月间,作为南京师范学院教务长,高觉敷先生随院长前往北京,参加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高师教育会议。学习了大会的报告,他认识到高师教育是整个普通教育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学教育的质量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于是在这次高师教育会议结束后,他在校内传达了会议精神,进一步宣传“师范化”和“面向中学”,掀起了“教师学点教育学”的高潮。学生每周上课36小时,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安排两次教育实习。

1954年,任南京师范学院副院长。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摘帽后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心理学史研究室主任等。

1981年,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1985年出版了《中国心理学史》和《心理学史》。同年6月,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正确处理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高师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高师办得好就可以提高中等教育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为各大学输送高质量的新生。但是,办好高师的难度大于其他院校。同年,在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提案:“向高教局建议请教育部召开高师教育会议。”建议在改革浪潮席卷全国的形势下,重新学习党的高师教育的方针,明确高师教育的任务,讨论如何改革师范教育,使它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

1986年12月,将自己的6000元稿费全部捐献给教育系,建议作为学生奖学金。该系领导研究决定,用这笔经费设立“高觉敷奖学金”,用以奖励在学习和科研中成绩突出的本系学生。

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2月1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

国内已发行著作

译作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