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给未来的记忆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给未来的记忆
给未来的记忆.jpg
副标题跟河合隼雄学习认识自己
原作名未来への記憶
作者
译者李静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装帧平装
页数348
定价30.00 元
系列河合隼雄作品集
ISBN9787547309452
中图法分类号I313.55
Pdf.svg
0.00
(0票)

给未来的记忆》是东方出版中心于2016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河合隼雄。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唯一一部全面追溯自己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求学生涯的自传作品,也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佳作。

成长的秘密,藏在记忆里!男孩子,一样可以哭、我怕死、从自卑起步、没人理你反倒是好事、比起出人头地,还是好好活着……

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唯一一部全面追溯自己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求学生涯的自传作品,也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佳作。全书由一百多篇小短文组成,以河合先生标志性的讲故事手法和轻松聊天笔触写就,温情而励志。在深入浅出之中,引领读者逐步自省,发现通过回溯记忆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道路。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性文化人物。

译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在家人中间——丹波篠山的回想

  • 逝去的弟弟
  • 幼儿园入园式时发生的事
  • 爸爸盖的大房子
  • 爸爸和妈妈,在松山相遇
  • 在篠山开齿科诊所
  • 继承了家业的伯父
  • 遗传了爸爸的性格
  • “男孩子,一样可以哭”
  • 中学生,真了不起
  • 篠山这样一个宇宙
  • 拿手的科目是数学和语文
  • 撒了谎,无精打采
  • 微弱的抵抗
  • 特别的照顾
  • 与岩波文库相遇
  • 比起文学,更喜欢故事
  • 哥哥们的读书指导
  • 从电影看欧洲文化
  • 妈妈的《万叶》、《古今》争论
  • 中学时代的读书
  • 神话和传说故事
  • 把雅雄哥哥的《德米安》给丢了
  • 与西方音乐相遇
  • 青春时代的歌
  • 当了军医的二哥
  • 我怕死
  • 给爸爸的信、爸爸的决断
  • 没想到的结果
  • 中学时期的恋爱观
  • 又轮到父亲出场了
  • 矛盾的爱国少年
  • 动员、空袭、原子弹
  • 战败时
  • 瞄准大学入学考试
  • 充满希望的时代到来了
  • 工专时代的学友
  • 决定进京大数学系的理由

第二章 自由和混乱——当教师,然后开始领悟心理学

  • 从自卑感起步
  • 办“河合学堂”买长笛
  • 雅雄哥哥,进京大动物学系
  • 别漏掉老师的自言自语,才能对付考试
  • 跟“女王”结婚是不可能的
  • 下决心休学
  • 当高中老师的话,必定是超一流的
  • 京大交响乐团的花絮
  • 没人理你,反倒是好事
  • 宫泽贤治和电影
  • 河合流的电影讨论会
  • 休学后的一年
  • 高炉之火永不熄灭
  • 难得的辉煌记忆
  • 因质数“17”当选自治会委员
  • 体验到跟“学生运动”的偏离
  • 各自的发展方向
  • 学着心理学的教师生活
  • 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 比起出人头地,还是好好活着
  • 也教过可爱的初中学生

第三章 进入心灵的深层——倾倒于临床心理学

  • 在实验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夹缝中
  • 向高桥雅春学习罗夏墨迹测验
  • 测试前思考的效果
  • 痛感对人的理解的肤浅
  • 京都罗夏研究会
  • 当时的心理学的趋势
  • 总得有人来做
  • 当了天理大学的讲师
  • 京大也有了变化的征兆
  • 罗杰斯的“非指导咨询”
  • 先决条件是要了解人
  • 给布鲁诺·克洛普佛的信
  • 伯丁教授的课程
  • 为了留学猛练英语
  • 第二次挑战,终于取得了富尔布莱特奖学金
  • 河合隼雄是双胞胎? 161
  • 越是身边的事情,越是搞不清楚
  • 日本临床心理学的黎明期
  • 临床心理学会的气氛
  • 有关木偶戏和表演
  • “一下下”四重奏乐队
  • 音乐会和乌冬面的比较
  • 谢尔顿的人格理论
  • 与鹤见俊辅相遇
  • 罗夏测验的诸因素
  • 善于了解人的内部
  • 走向荣格的前哨战

第四章 与异国文化相遇——在美国的留学时代

  • 终于赴美
  • 夏威夷的前期培训
  • 见到克洛普佛教授
  • 克洛普佛的课好让人感动
  • 读荣格的入门书
  • 接受斯皮格尔曼的分析
  • 1美元的分析费
  • 你到荣格研究所去吧
  • 学科的讲座和考试
  • 教师的力量
  • 成为克洛普佛的助手
  • 助手制度
  • 痛切地体验到自己是日本人
  • 日美思考的原理不同
  • 捡到匈牙利硬币的梦
  • 阿帕支族的巫师
  • 跟洛杉矶交响乐团的人学长笛
  • 美术馆巡游
  • 不管怎么说,做了不少事
  • 用英语学德语
  • 迅速决定
  • 不是近代科学,而是现象学的接近法
  • 自我强度
  • 克洛普佛发怒的威力
  • 用罗夏测验推算生存年数
  • 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共时性
  • 荣格派在美国属于少数派

第五章 通向分析家的道路——在荣格研究所的三年

  • 为了成为国际一流的人
  • 60年代初期在瑞士留学的意义
  • 既然拿着奖学金
  • 1法郎的书立
  • 接待日本客人
  • 至少三年的必修课程
  • 没有入门教育的开始
  • 自己选择分析师
  • 各个领域的领头人来上课
  • 冯·弗兰茨先生的讲座
  • 可变的规则
  • 心理学各种流派和平共处
  • 到精神病疗养院实习
  • 实践孕育出理论
  • 什么时候接受中期考试
  • 冯·弗兰茨和乌鸦的梦
  • 又一种共时性
  • 凄惨的宗教考试
  • 五个当事人剩下一个了
  • 占卜
  • 通过追求阿尼玛原型来确立男性形象
  • 跟日本人当事人的不合拍
  • “日本灵魂到哪里去了?”
  • 当事人的自杀未遂
  • 做分析拿钱
  • 督导
  • 督导的难点
  • 从每一个人的做法中学到的东西
  • 自己开辟道路
  • 在萨尔茨堡学德语
  • 梦领我走向日本神话
  • 脱口而出的“太阳的女神”
  • 写诗和叙事(讲述故事)
  • 读《一片阴影》
  • 给尼金斯基夫人当日语教师
  • 与精神分裂的丈夫在一起
  • 到宾斯万格那里去
  • 和尼金斯基夫人之间印象深刻的谈话
  • 珂勒先生
  • 关于双语
  • 资格论文的题目
  • 尤兰德·雅克比
  • 如何理解荣格,面对面的论战
  • 资格审查会议,还是激烈论战
  • 是谁安排了这些?
  • 自己心中的“天照大神”
  • 进荣格研究所的必要条件
  • 说“不要资格”,其实还没脱离日本式
  • 家庭、朋友
  • 如何看“学派”
  • 与箱庭疗法的卡尔夫女士的相遇
  • 日本人对箱庭疗法的贡献
  • 荣格和东方
  • 最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