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jpg
副标题社会认知论
原作名Social Foundations or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First Editon
作者
  • [美] A·班杜拉
译者林颖 / 王小明 / 胡谊 / 庞维国 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
装帧平装
页数964
定价79.00 元
系列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ISBN9787561727706
中图法分类号C912.6
Pdf.svg
0.00
(0票)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A·班杜拉(Albert Bandura)。

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堪称是学习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首先,它标志着学习理论的参照点由行为、认知、情感或环境等单一方面向三者综合的转变,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强调单向决定作用而忽视人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思想倾向。在该书的序言中,班杜拉开宗明义地指出,他的理论“冠以‘社会’一词,意指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诸多社会根源;冠以‘认知’一词,是认识到思维对人的动机、情感和行为的因果归因影响”。

其次,该书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班杜拉关于个体、行为、环境的交互决定的观点被学习理论家广为接纳,研究者日益重视社会性的交互影响对学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直接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情境主义学习理论的革命。第二,班杜拉在该书中系统阐述的行为自我调节机制为其继承者齐莫曼、申克等人发展成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并且全面引入课堂学习和教学的实践中,与当今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道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三,在该书中深入阐释的自我效能理论已被研究者进—步发展成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与韦纳的归因理论、卡芬顿的自我价值理论、德威克、洛克等人的目标设置理论一并成为解释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有力工具。

本书对于今日的心理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其理论观点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体现在班杜拉所采用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学习和参照。班杜拉指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学理论必须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微观分析用于澄清影响个体机能发挥的基本心理机制,宏观分析用于揭示社会情境因素对人类发展、适应和变革的影响机制。一种好的心理学理论必须具备广泛的解释力和预测力,适用于多个领域。为此,他把自己的研究涵盖到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理学、体育运动、商业、国际事件等诸多领域,引证的文献达3000多项。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治学态度,在心理学研究中是不多见的,值得引起那些仅仅满足于脆弱的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的心理学者的反思和借鉴。

总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

第一章 人性和因果关系的若干模型

  • 一、 心理动力学理论
  • 二、 特质论
  • 三、 激进的行为主义
  • 四、 社会认知论
  • 五、 互利互惠的决定主义
  • 六、 决定论和生活道路的偶然决定因素
  • 七、 自由与决策论

第二章 观察学习

  • 一、 示范观察学习现象的区分
  • 二、 观察学习的多重过程分析
  • 三、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观察学习
  • 四、 抽象的观察学习
  • 五、 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第三章 亲历学习

  • 一、 亲身经验的信息分析
  • 二、 亲历学习与意识
  • 三、 亲历学习中的认知子过程
  • 四、 结果信息的模糊性和可变性

第四章 社会传播与创新

  • 一、 传播过程的决定因素
  • 二、 社会网络与传播流
  • 三、 创新传播后的社会效应
  • 四、 社会文化传播

第五章 预测的知识与预谋

  • 一、 内脏与情绪反应的唤醒因素
  • 二、 预谋与行为
  • 三、 推断性思维与规则的抽取
  • 四、 关于对事件的误解

第六章 诱因动机因素

  • 一、 对后果作为决定因素的解释
  • 二、 诱因功能的发展
  • 三、 外部诱因和内部诱因
  • 四、 诱因系统中的结构变化类型
  • 五、 变化的概括性和持久性
  • 六、 去诱因和威慑因素
  • 七、 法律约束和威慑

第七章 替代性动机因素

  • 一、 替代性奖励
  • 二、 替代性惩罚
  • 三、 动作机制
  • 四、 信息功能
  • 五、 动机功能
  • 六、 情绪功能
  • 七、 评价功能
  • 八、 通过替代性影响进行法律威慑

第八章 自我调节机制

  • 一、 自我调节的子功能
  • 二、 判断子功能
  • 三、 自我反应性影响
  • 四、 自我系统的理性忽略
  • 五、 外部因素对自我调节功能的交互影响
  • 六、 内部控制的选择性激活与脱离

第九章 自我效能

  • 一、 人类的自我效能机制
  • 二、 自我效能信息的来源
  • 三、 与个人效能有关的观点
  • 四、 对自我效能的发展性分析
  • 五、 自我效能机制的通用性
  • 六、 集体效能

第十章 认知调节因素

  • 一、 知识的表征和应用
  • 二、 符号建构的思想
  • 三、 意图和目标
  • 四、 认知发展
  • 五、 道德判断
  • 六、 语言发展
  • 七、 检验思想的方式
  • 八、 错误思维与人类不幸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