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心理学入门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心理学入门
心理学入门.jpeg
原作名Wege in Die Psychologie
作者
译者张凤凤 / 金建
审校蒋仁祥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装帧平装
页数704
定价88.00 元
ISBN9787511710321
中图法分类号B84
Pdf.svg
0.00
(0票)

心理学入门》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格尔德·米策尔(Gerd Mietzel)。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的宗旨、观点和应用、人类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和开端、青春期和成年后的发育、感觉心理学、学习的基本过程、问题的解决及其前提等。

《心理学入门》是一部风靡欧洲三十余年、再版23次的心理学常识书。作者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描述,选用专业术语慎之又慎;采用日常的案例。作者启动自我体验,力求描述和解释每一位读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够观察到的心理过程;该著作不略过基础的知识。因为德奥本是心理学的故乡,对中国学界很有启发意义;该著的核心是教我们如何运用心理学,怎样用心理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插图、列表、举例、扩展信息,全书栏目丰富,纲举目张。

本书以图解、案例、表格的方式讲述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心理结构、意识流、心潮、智力、精神相对论及二元心理等。在此基础上,讲述心理分析的方法、心理调控的方法,提高智商、情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心理保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方法,打开心理黑箱的方法等实用知识。书中的许多内容是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心理学知识中,是同领域里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学以上学历的人群都可以阅读此书,尤其是大、中学在校学生、教师,IT企业员工,以及受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困扰的人群更适合阅读。

格尔德·米策尔(Gerd Mietzel),1936年生于吕贝克,德国心理学家,大学主修心理学和教育学。1971年以来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授。有多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深入浅出,深受读者喜爱。

前言


1. 心理学的宗旨、观点和应用

  • 1.1. 研究人的行为和经历是心理学的任务
  • 1.2. 心理学是研究领域
    • 1.2.1. 科学研究的目的
    • 1.2.2. 科学调查的若干特征
  • 1.3. 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
    • 1.3.1.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 1.3.2. 近代的理论观点
  • 1.4. 应用心理学的若干工作领域
    • 1.4.1. 教育心理学
    • 1.4.2. 健康心理学
    • 1.4.3. 环境心理学
    • 1.4.4. 犯罪和司法心理学
    • 1.4.5. 临床心理学
    • 1.4.6. 劳动心理学、企业和组织心理学
  • 1.5. 后续章节展望

2. 人类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和开端

  • 2.1. 发展心理学的目的
  • 2.2.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 2.2.1. 发育的连续性或者间歇性
    • 2.2.2. 遗传—环境问题
  • 2.3. 出生前的发育
  • 2.4. 出生
    • 2.4.1. 出生的正常过程
    • 2.4.2. 分娩并发症
  • 2.5. 童年早期
    • 2.5.1. 身体运功机能的发育
    • 2.5.2. 视力的发育
    • 2.5.3. 社会—情感联系的发育
    • 2.5.4. 认知功能的发育
    • 2.5.5. 语言能力的发育
    • 2.5.6. 符号功能
  • 2.6. 学龄前儿童
    • 2.6.1. 认知发育
    • 2.6.2. 社会发展
  • 2.7. 入学儿童
    • 2.7.1. 认知发育
    • 2.7.2. 道德判断力的发育
    • 2.7.3. 友情关系的发展

3. 青春期和成年后的发育

  • 3.1. 青春期
    • 3.1.1. 入学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发育阶段
    • 3.1.2. 身体上的变化
    • 3.1.3. 认知发育
    • 3.1.4. 父母的教育方式
    • 3.1.5. 重新调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 3.1.6. 寻找自我身份
  • 3.2. 成人期
    • 3.2.1. 成年期发展的若干基础
    • 3.2.2. 所选择的领域的发展
    • 3.2.3. 人到中年
    • 3.2.4. 身体变化:成功养生的其他例子
  • 3.3. 人生的终点
    • 3.3.1. 近期历史上关于死亡的观念的改变
    • 3.3.2. 对死亡的恐惧
    • 3.3.3. 面临死亡时的情感反应

4. 感觉心理学

  • 4.1. 感觉系统
    • 4.1.1. 感觉器官的一般功能
    • 4.1.2. 心理物理学
  • 4.2. 感觉数据的解析
    • 4.2.1. 感受和感觉之间的区别
    • 4.2.2. 信号发现理论
  • 4.3. 视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方式
    • 4.3.1. 电磁波是视觉感觉印象的基础
    • 4.3.2. 接受物理能量并转化为神经搏动
    • 4.3.3. 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和传递视觉信息
  • 4.4. 解释色觉的理论
  • 4.5. 形状感觉
    • 4.5.1. 加工视觉信息的等级结构
    • 4.5.2. 形状感觉中的格式塔原则
  • 4.6. 对运动的感觉
  • 4.7. 用单眼或双眼观看时的距离感觉
  • 4.8. 文化对感觉的影响
  • 4.9. 人的意识
    • 4.9.1. 意识的特征
    • 4.9.2. 意识和注意力

5. 学习的基本过程

  • 5.1. 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
  • 5.2. 学习的理论
    • 5.2.1. 经典的条件反射
    • 5.2.2. 工具性条件反射
    • 5.2.3. 操作性条件反射
    • 5.2.4. 从认知角度看条件反射
    • 5.2.5. 爱德华?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 5.2.6. 从尝试行为和失败行为到认识
    • 5.2.7. 在观察中学习

6. 记忆心理学

  • 6.1. 记忆是信息处理
    • 6.1.1. 感觉记录器:感官刺激的入口
    • 6.1.2. 短期记忆
    • 6.1.3. 长期记忆
  • 6.2. 记忆能力的提高
    • 6.2.1. 设计练习活动的建议
    • 6.2.2. 记忆术

7. 问题的解决及其前提

  • 7.1. 思维
    • 7.1.1. 形象的表象:没有感官刺激的感觉
    • 7.1.2. 概念的形成和运用
    • 7.1.3. 推断性思维
  • 7.2. 问题的解决
    • 7.2.1. 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研究
    • 7.2.2. 早期经验妨碍问题的解决
  • 7.3. 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智力的表现
    • 7.3.1. 智力的特征
    • 7.3.2. 探求智力测试方法:途径和歧途
    • 7.3.3. 智力研究之路:从结果到过程

8. 动机心理学

  • 8.1. 有动机的行为:特征描述和阐释
    • 8.1.1. 有动机的行为的特征
    • 8.1.2. 觉察到有目的的行为方式的差别是进行解释的前提
    • 8.1.3. 为有动机行为所作的解释和虚假解释:本能论
  • 8.2. 关于具体动机的理论
    • 8.2.1. 进食行为及其解释
    • 8.2.2. 攻击行为及其解释
    • 8.2.3. 促进学习动机的若干条件
    • 8.2.4. 感觉经历是取得成绩的结果
    • 8.2.5. 意愿心理学

9. 情感心理学

  • 9.1. 情感的特征和分类
    • 9.1.1. 人的情绪的组成
    • 9.1.2.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 9.1.3. 对未来感情的预知
  • 9.2. 解释情感的理论观点
  • 9.3. 主观幸福感:特征和产生
    • 9.3.1. 主观幸福感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 9.3.2. 富裕和主观幸福感
    • 9.3.3. 社会比较和主观幸福感
    • 9.3.4. 促进产生幸福感的条件
  • 9.4. 通过表情社会地传递情感
    • 9.4.1. 表达情感是为了增进理解
    • 9.4.2. 情感表达的生物学的和经验的前提
    • 9.4.3. 所表达的情感对旁观者的影响
    • 9.4.4. 在社会状况下表达情感的规则
    • 9.4.5. “伪装”情感的可能性
  • 9.5. 通过体态和手势社会地传达情感
  • 9.6. 情商

10. 社会过程心理学

  • 10.1. 社会的感觉
    • 10.1.1. 社会公式及其功能
    • 10.1.2. 个人感觉过程中的归因
  • 10.1.3. 偏见心理学
  • 10.2. 从相遇到社会吸引
    • 10.2.1. 促进产生第一次社会接触的条件
    • 10.2.2. 促进相互吸引的条件
    • 10.2.3. 通过爱情建立社会情感联系
  • 10.3. 群体对成员的影响:适应
    • 10.3.1. 经典实验
    • 10.3.2. 接受社会影响的不同原因
    • 10.3.3. 多数人对持不同意见者的反应
    • 10.3.4. 持不同意见者改变多数人的信念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