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将于近期进行系统升级及测试,您目前浏览的网站为旧版备份,因此可能会有部分显示和功能错误,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图书: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
副标题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
作者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装帧平装
页数332
定价46.00 元
系列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
ISBN9787562440864
中图法分类号C912.1
0.00
(0票)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囇莉。本书分两篇,共八章。上篇是理论建构部分,作者分析了和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中国人和谐观的特点;下篇是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对于日常语言中与“和谐”和“冲突”有关的字词与谚语进行内容分析,其次是以浓度访谈为手段的质化研究,报告并分析了对26位成人的访谈材料,最后是以问卷调查为手段的量化研究,目的是建立可以概念化的通则。

面对本土心理学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矛盾和困惑时,本书采取了不同途径去尝试达到现代与传统、本土与西方、表面现象与深层意义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平衡,代表了本土心理学第三代的发展。

上篇 理论建构部分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之提出
  • 第二节 和谐化的辩证观
  • 第三节 中国人和谐观之根源
    • 一、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
    • 二、亲缘关系的社会结构→伦理本位的礼治思想
    • 三、中央集权的政教体系→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第二章 中国人和谐观的意识形态基础

  •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思想
    • 一、天为支配者、人为附从者的天人辩证关系
    • 二、人为主体、天为人赋予之意义
    • 三、天与人皆为本然,却相对立
    • 四、天人分职,各不相涉
  • 第二节 伦理本位的礼的思想
    • 一、礼的初始涵义
    • 二、礼的理论化
    • 三、礼的丰富化
  •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学
    • 一、儒学的法家化
    • 二、儒学的阴阳家化
    • 三、儒学的官僚化
    • 四、儒学及其互补结构——儒释道合一
    • 五、儒学发展的顶峰与僵化——新儒学

第三章 中国人的和谐观与冲突观

  • 第一节 隐含在意识形态层次内的和谐观
    • 一、辩证式和谐观——宇宙观的层次
    • 二、调和式和谐观——人伦社会秩序的层次
    • 三、统制式和谐观——大一统国家社会秩序的层次
  • 第二节 隐含在意识形态层次内的冲突观
    • 一、失合式冲突——辩证式和谐观下之冲突
    • 二、失调式冲突——调和式和谐观下之冲突
    • 三、失序式冲突——统制式和谐观下之冲突
  • 第三节 和谐的功能性
    • 一、“和”系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境界——中国人“道德心”之反映
    • 二、“和”系中国人有情有理的人间世——中国人“情理心”之展现
    • 三、“和”系中国人交相利的媒介——中国人“功利心”之表现
  • 第四节 冲突的负功能
    • 一、道德的劣势
    • 二、情理的失据
    • 三、高昂的代价

第四章 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 第一节 人际和谐/冲突的虚实性及其转化
    • 一、和谐的虚实性及其转化
    • 二、冲突的外显(撕破脸)
    • 三、冲突的虚实性及其转化
    • 四、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 第二节 中国人的和谐化方式
    • 一、个人内心的层次
    • 二、关系伦理的层次
    • 三、社会规范的层次
    • 四、功效思虑的层次
  • 第三节 中国人的冲突化解方式
    • 一、协调
    • 二、抗争
    • 三、退避
    • 四、忍让
  • 第四节 关系、人际和谐/冲突


下篇 实证研究部分

第五章 中国人和谐/冲突观的字义与谚语之分析(研究一)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资料来源
  • 第二节 有关中国人和谐观的字义及谚语之分析
    • 一、“和”字及其语言家族的字义之分析
    • 二、与“和”有关的格言及俗谚语之分析
  • 第三节 有关中国人冲突观的字义及谚语之分析
    • 一、“冲突”及其语言家族的字义之分析
    • 二、与“冲突”有关的格言及俗谚语之分析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冲突之质化研究(研究二)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扎根理论
    • 二、质化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程序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访问技巧
    • 三、受访样本
    • 四、研究者
    • 五、资料分析原则
  • 第三节 质化分析结果:新概念与新命题
    • 一、实性人际和谐的内涵及其转化
    • 二、虚性人际和谐的类型及其转化
    • 三、实性/虚性冲突的内涵及其转化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人际和谐之基本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三)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程序
    • 三、研究样本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受试者在问卷中各部分作答之情形
    • 二、背景变量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 三、角色关系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 四、关系特性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 五、各种和谐类型之基本人际取向
    • 六、各种和谐类型之沟通取向
    • 七、和谐类型与助人意愿之关系
    • 八、和谐类型与对立意见的反应方式
    • 九、和谐类型与对不愉悦之事的反应方式
    • 十、和谐类型与对不公平之反应方式
    • 十一、和谐类型与冲突类型之关系
    • 十二、和谐类型与冲突后之反应方式
    • 十三、和谐类型与人际知觉
    • 十四、和谐类型与关系感受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综合讨论

  • 第一节 理论建构的历程
  • 第二节 理论的验证:三项实证性研究
    • 一、研究一
    • 二、研究二
    • 三、研究三
  • 第三节 方法学上的重要议题
    • 一、和谐化辩证观的世界性意义
    • 二、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之结合
    • 三、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之结合
  • 第四节 未来研究方向
    • 一、和谐/冲突理论的验证
    • 二、和谐/冲突理论的拓展
    • 三、与国际性相关理论之扣连

参考文献

附录 人际相处问卷



图表目录
上篇 理论建构部分

第一章 绪论

  • 表1-1 三种辩证观之比较
  • 图1-1 和谐观根源的概念结构

第二章 中国人和谐观的意识形态基础

  • 表2-1 天人关系类型与和谐化机制
  • 表2-2 礼的涵义与丰富化
  • 表2-3 礼与法之异同
  • 表2-4 儒学之国家意识形态化

第三章 中国人的和谐观与冲突观

  • 表3-1 和谐观的涵义

第四章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 表4-1 中国人的和谐化方式及和谐化机制
  • 图4-1 中国人人际和谐/冲突动态模式
  • 图4-2 实性人际冲突化解方式之结构分析


下篇 实证研究部分

第五章 中国人和谐/冲突观的字义与谚语之分析(研究一)

  • 表5-1 “和”及其相关词的涵义分析
  • 表5-2 与“和”有关的格言及俗谚语
  • 表5-3 与“冲突”有关之俗谚语
  • 表5-4 与“冲突”负功能有关之俗谚语
  • 表5-5 与“争”有关的俗谚语
  • 表5-6 与“讼”有关之俗谚语

第六章 中国人人际和谐/冲突之质化研究(研究二)

  • 表6-1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异同
  • 表6-2 实证主义典范与自然主义典范之对照
  • 表6-3 受访者基本资料
  • 表6-4 各类型人际和谐之主要特征及其转化关系
  • 表6-5 各类型人际冲突之主要特征及其转化关系
  • 图6-1 投契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 图6-2 亲和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 图6-3 合模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 图6-4 区隔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 图6-5 疏离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 图6-6 隐抑式和谐之概念架构
  • 图6-7 大传统和谐/冲突观与人际和谐/冲突之关系
  • 图6-8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一)
  • 图6-9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二)
  • 图6-10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三)
  • 图6-11 人际和谐/冲突之转化流程(例四:冲突循环链)

第七章 人际和谐之基本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三)

  • 表7-1 量化研究的样本结构
  • 表7-2 受试者针对问卷中各部分之作答情形
  • 表7-3 背景变量与各种和谐类型之关系
  • 表7-4 角色关系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 表7-5 和谐类型分布在各种角色关系上之性别差异
  • 表7-6 关系的重要性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 表7-7 关系的利益/平等性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 表7-8 接触性与和谐类型之关系
  • 表7-9 六种和谐类型之基本人际取向
  • 表7-10 六种和谐类型之沟通取向
  • 表7-11 六种和谐类型与助人意愿
  • 表7-12 和谐类型与对立意见之反应方式
  • 表7-13 和谐类型与对不愉悦之反应方式
  • 表7-14 和谐类型与对不公平之反应方式
  • 表7-15 和谐类型与冲突类型之关系
  • 表7-16 和谐类型与冲突后之反应方式
  • 表7-17 人际知觉之因素负荷量
  • 表7-18 人际知觉因素间之相关系数
  • 表7-19 三种实性和谐的人际知觉之比较
  • 表7-20 三种虚性和谐的人际知觉之比较
  • 表7-21 六种和谐类型在人际知觉因素上之平均分数
  • 表7-22 和谐感受之因素负荷量
  • 表7-23 和谐感受的因素间之相关系数
  • 表7-24 三种实性和谐感受之比较
  • 表7-25 三种虚性和谐感受之比较
  • 表7-26 六种和谐类型在人际知觉因素上之平均分数
  • 图7-1 六种和谐类型在人际知觉因素上之比较
  • 图7-2 六种和谐类型在感受因素上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