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将于近期进行系统升级及测试,您目前浏览的网站为旧版备份,因此可能会有部分显示和功能错误,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图书: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修订间差异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32行: | 第32行: | ||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呈現了極其少見的後現代視域修行觀。閱讀本書,彷彿親炙大師課堂,無形中亦薰習了後現代宗教療癒的珍貴心法。 |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呈現了極其少見的後現代視域修行觀。閱讀本書,彷彿親炙大師課堂,無形中亦薰習了後現代宗教療癒的珍貴心法。 | ||
|Contents=成書說明 | |Contents=成書說明 | ||
〔推薦序一 〕閱讀余德慧 蔡怡佳 | |||
〔推薦序二 〕以本心見自己,以眾生相面眾生 王心運 | |||
'''第一講 起手式:感覺派或康德派''' | |||
* 「感覺派」與「康德派」 | |||
* 由感覺經驗開展認識活動 | |||
* 認識事物的潛在關連 | |||
* 身體技術的重要性 | |||
* 非傳統教門修行的宗教療癒舉隅 | |||
'''第二講 身體的人文空間''' | |||
* 「道成肉身」的意義 | |||
* 人文空間的殊異生產 | |||
* 認知空間vs.身體人文空間 | |||
* 療癒的媒介何在 | |||
* 以人文的細胞去感覺 | |||
* 身體技術的拆解與創造 | |||
* 身體膚慰與疼痛緩解 | |||
* 不可能的慈悲 | |||
* 心理事實的流動 | |||
'''第三講 場所論與療癒''' | |||
* 西田幾多郎的「場所論」 | |||
* 自我的框架 | |||
* 寵物治療的關鍵 | |||
* 不求回報而得寵 | |||
* 我是神的僕人 | |||
* 祈禱的感動何來? | |||
* 作用論vs.非作用論 | |||
* 臨在(presence) | |||
* 神聖感的生產源頭:永遠的不可企及 | |||
* 「過度」與「匱乏」的精神生產 | |||
* 透過犯禁(transgression)來接近神聖 | |||
* 人、事生成的各殊路徑 | |||
* 意識之知≠體驗之知 | |||
'''第四講 夢療癒的幻象空間''' | |||
* 夢作為修行的工夫 | |||
* 頌缽與明亮的夢境 | |||
* 身心接合的介面 | |||
* 夢是貼近身體的地方 | |||
* 個人與身體共做 | |||
* 片刻的明心見性 | |||
* 深刻入行,才見真心 | |||
* 佛性:異質交錯的感受 | |||
* 再論夢:發展個人的身體技術 | |||
* 迴盪之一:自我庇護的世界 | |||
* 迴盪之二:生命裡的璀璨感 | |||
'''第五講 動態之輪的療癒''' | |||
* 夢測度著身體狀態 | |||
* 夢瑜伽的精神生產 | |||
* 夢有所訴說 | |||
* 人文空間的幻化生成 | |||
* 以「動」掙脫意識 | |||
* 自然聲音中的療癒:亂語 | |||
* 蘇菲旋轉的淨化 | |||
* 體覺的直接經驗 | |||
* 身體狀態的成立 | |||
* 摩盪中的體覺 | |||
'''第六講 靜坐與太極:氣化的身體''' | |||
* 身體修練需有「心法」 | |||
* 讓身體搭配人文空間 | |||
* 身體變化與精神生產 | |||
* 氣:身體與人文空間的媒介 | |||
* 身體與人文空間交互影響 | |||
* 靜坐的精神生產 | |||
* 靜坐中找到自己的存在 | |||
* 修練研究的功力 | |||
* 太極拳vs.莊氏修行 | |||
* 音樂的文化世界 | |||
* 音樂餵養著身體 | |||
* 文化中的聲音空間 | |||
* 不舒服的聲音空間 | |||
* 環境修行與身體 | |||
* 身體開悟 | |||
'''第七講 覺照的精神生產''' | |||
* 美式覺照工夫 | |||
* 吃葡萄乾作為操作平台 | |||
* 操作中提示出的質性 | |||
* 覺:無目的性的精神生產 | |||
* 第二身、第三身 | |||
* 悲苦之地生出恩典 | |||
* 大悲水與大悲藥 | |||
* 在非功能中的精神生產 | |||
* 病床邊的老歌 | |||
* 以非操作進入精神生產 | |||
* 覺察:進入自由空間 | |||
* 別執著於「要」或「不要」 | |||
* 聽憑身體的自然要求 | |||
* 養生者的精神貧乏 | |||
* 佛教形上學與禪宗修養論 | |||
* 各家的修行方式 | |||
'''第八講 躍入他界''' | |||
* 療癒發生在他界(The Otherwise) | |||
* 夢:非現實的存在狀態 | |||
* 冥視空間 | |||
* 夢幻衝動:他界存在的徵候 | |||
* 幻化生成的經驗現象 | |||
* 感覺質感(quilia) | |||
* 亡者來入夢 | |||
* 摹本性的真實 | |||
* 宗教性與非世界 | |||
* 道證法師的例證 | |||
* 以置身死地的態度念佛 | |||
'''第九講 凝視空間與無限遠''' | |||
* 畫家的透視點(Perspective) | |||
* 凝視:非肉眼,不在現場 | |||
* 凝視與無限遠 | |||
* 以身體修練談凝視 | |||
* 無限遠卻親密地相連 | |||
* 婚姻關係的無限遠 | |||
* 浩瀚意識與無限遠 | |||
* 勾起無限遠之物 | |||
* 朝無限遠的方向修行 | |||
* 癡迷的房間 | |||
* 談鄧美玲的《遠離悲傷》 | |||
* 身體宇宙 | |||
* 十分鐘洗臉的覺照訓練 | |||
'''第十講 意象與幻化生成''' | |||
* 意象(image):迎面而來的影像作用 | |||
* 文學家的意象性 | |||
* 語言碎片及其威力 | |||
* 文學作品中的「纏綿」 | |||
* 「迴盪」現象 | |||
* 意象與療癒 | |||
* 「空」:人類本有的一種存在狀態 | |||
* 幻化生成的能力 | |||
* 修行:與「他者」遭逢 | |||
'''第十一講 反身性''' | |||
* 「反身」與「反身性」 | |||
* 反身性:被動,無作為 | |||
* 「作為」與「本質」的差異 | |||
* 讓本質來進行反身 | |||
* 黃金十年 | |||
* 身體的反身性 | |||
* 沉默的事物 | |||
* 瑜伽:維持本質的被動性作為 | |||
* 寵物治療:身體的自療機制 | |||
* 道士作法生產「心驚膽跳」 | |||
* 照顧到本質的慈善事業 | |||
* 接近本質的治療方式 | |||
* 被動的反身性 | |||
'''第十二講 巴塔耶的聖性世界''' | |||
* 關於巴塔耶 | |||
* (《巴塔耶:消盡》)第一章、動物性與人性 | |||
* 第二章、俗事物世界的形成 | |||
* 第三章、聖性事物、宗教性和性慾 | |||
* 第四章、對於祝祭—獻牲的闡釋 | |||
* 失去一切的經驗∕理性的蔽障 | |||
* 瞥見本質狀態 | |||
* 因果是看不見的遞迴過程 | |||
* 第五章、從原始的宗教性到被制度化了的宗教 | |||
* 第六章、基督教的制度化與神祕家的思想 | |||
* 第七章、從欲望論到文學—藝術論 | |||
* 第八章、對共同性問題的追問和思考 | |||
'''第十三講 暫歇語:「出離」作為宗教療癒的基礎''' | |||
* 兩種立命觀 | |||
* 垂直軸的生命現象 | |||
* 體驗摸索的生命能力 | |||
* 生命的雜質與精緻化 | |||
* 水與夢:物質的精神生產 | |||
* 以出離論為基礎的宗教療癒 | |||
* 從自我的視域到生命的視域 | |||
* 生命諸力的競奪與交錯 | |||
* 瞎的視覺 | |||
* 活在生命的當下 | |||
* 弘一法師的出離 | |||
〔附錄 〕修行療癒的迷思及其進路 余德慧 | |||
延伸閱讀 | 延伸閱讀 | ||
致謝 | 致謝 | ||
}} | }} |
2023年1月6日 (五) 13:22的版本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 | |
---|---|
原作名 | Religious Healing: Humanistic Horizon of the Body |
作者 | |
出版社 |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4年9月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32 |
定价 | 台币 480 元 |
系列 | Master |
ISBN | 9789863570134 |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是心靈工坊于2014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德慧(Yee Der-Huey)。本书是作者在济慈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开设的宗教疗愈的课程记录,共十三次,是其对于宗教疗愈的体会及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