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将于近期进行系统升级及测试,您目前浏览的网站为旧版备份,因此可能会有部分显示和功能错误,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图书: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修订间差异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小 忆兰居士移动页面图书: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至图书: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不留重定向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InfoboxBook | {{InfoboxBook | ||
|BookName=认知神经科学 | |BookName=认知神经科学 | ||
| | |Cover=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jpg | ||
|SubTitle=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SubTitle=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
|Origin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3rd Edition) | |Origin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3rd Edition) | ||
第15行: | 第15行: | ||
|ISBN=9787501978564 | |ISBN=9787501978564 | ||
|Classification=心理学 | |Classification=心理学 | ||
|Level=专业 | |||
|Tags=认知神经科学 | |||
|EBook=扫描版 | |EBook=扫描版 | ||
|JDLink=https://union-click.jd.com/jdc?e=618%7Cpc%7C&p=JF8BAQcJK1olXwMAVl5bCU8VBV8IGl8RVQUGUG4ZVxNJXF9RXh5UHw0cSgYYXBcIWDoXSQVJQwYDUFpVC08THDZNRwYlCnByLiRYbS9yZjsIQS5XDn5FLyQBXkcbM244GFoUWQQHV1lfCHsnA2g4STXN67Da8e9B3OGY1uefK1olXQACVFpfAUMXC2YNHmsSXQ8ygNDq3P-W1--8z8mPbTYyV25aCEIDBR1JSU8TLzYyVG5eOEsWA2cKGVkdWAMHSF5dD0IeBnMIHVsVWQQLXF9ZCkgXM20JGl8cbTYyEB5ZbTdARipMehBFIwF5JyVfCBhCYRdhdVlCC3BJJBkUVg9pfStITwZjKDYHZA | |||
}} | }} | ||
《'''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是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Michael S.Gazzaniga、[美]Richard B.Ivry和[美]George R.Mangun。 | 《'''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是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Michael S.Gazzaniga、[美]Richard B.Ivry和[美]George R.Mangun。 | ||
第21行: | 第24行: | ||
|Introduction=作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军者的奠基巨著,本书是每一个踏足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学习者与研究者必读的经典教材。本书很好地平衡了认知理论与来自神经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的证据,强调各门学科证据的相互印证。同时,本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fMRI、MRI、PET、ERP等多手段探索新知与大脑关系的能力,为像认知神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打好基础。第三版的内容遵循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经过重新编排:第一至四章先对学科发展简史、细胞和神经解剖基础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五至十二章介绍了感知觉、物体识别、运动控制、学习与记忆、情绪、语言、半球特异化、注意与意识等核心心理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第十三至十五章介绍了认知控制、社会认知以及进化等控制过程。 | |Introduction=作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军者的奠基巨著,本书是每一个踏足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学习者与研究者必读的经典教材。本书很好地平衡了认知理论与来自神经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的证据,强调各门学科证据的相互印证。同时,本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fMRI、MRI、PET、ERP等多手段探索新知与大脑关系的能力,为像认知神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打好基础。第三版的内容遵循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经过重新编排:第一至四章先对学科发展简史、细胞和神经解剖基础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五至十二章介绍了感知觉、物体识别、运动控制、学习与记忆、情绪、语言、半球特异化、注意与意识等核心心理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第十三至十五章介绍了认知控制、社会认知以及进化等控制过程。 | ||
|Contents='''第一章 认知神经科学简史''' | |Contents='''第一章 认知神经科学简史''' | ||
*历史的视角 | *历史的视角 | ||
*大脑的故事 | *大脑的故事 | ||
第32行: | 第34行: | ||
'''第二章 细胞机制与认知''' | '''第二章 细胞机制与认知''' | ||
*神经系统的细胞 | *神经系统的细胞 | ||
*神经信号 | *神经信号 | ||
第43行: | 第44行: | ||
'''第三章 神经解剖和发展''' | '''第三章 神经解剖和发展''' | ||
*神经解剖 | *神经解剖 | ||
*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功能解剖 | *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功能解剖 | ||
第55行: | 第55行: | ||
'''第四章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 ||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 ||
*计算建模 | *计算建模 | ||
第68行: | 第67行: | ||
'''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 | '''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 | ||
*听知觉 | *听知觉 | ||
*嗅知觉 | *嗅知觉 | ||
第82行: | 第80行: | ||
'''第六章 物体识别''' | '''第六章 物体识别''' | ||
*视知觉的两条皮质通路 | *视知觉的两条皮质通路 | ||
*物体识别的计算问题 | *物体识别的计算问题 | ||
第96行: | 第93行: | ||
'''第七章 运动控制''' | '''第七章 运动控制''' | ||
*运动系统的结构 | *运动系统的结构 | ||
*运动控制中的计算问题 | *运动控制中的计算问题 | ||
第109行: | 第105行: | ||
'''第八章 学习与记忆''' | '''第八章 学习与记忆''' | ||
*学习与记忆的理论 | *学习与记忆的理论 | ||
*记忆和大脑 | *记忆和大脑 | ||
第120行: | 第115行: | ||
'''第九章 情绪''' | '''第九章 情绪''' | ||
*情绪的认知神经科学 | *情绪的认知神经科学 | ||
*情绪加工的神经系统 | *情绪加工的神经系统 | ||
第130行: | 第124行: | ||
'''第十章 语言''' | '''第十章 语言''' | ||
*语言理论 | *语言理论 | ||
*语言和语言障碍的神经心理学 | *语言和语言障碍的神经心理学 | ||
第141行: | 第134行: | ||
'''第十一章 大脑半球特异化''' | '''第十一章 大脑半球特异化''' | ||
*大脑组织的原则 | *大脑组织的原则 | ||
*两半球如何交流 | *两半球如何交流 | ||
第155行: | 第147行: | ||
'''第十二章?注意与意识''' | '''第十二章?注意与意识''' | ||
*注意的理论模型 | *注意的理论模型 | ||
*注意和选择性知觉的神经机制 | *注意和选择性知觉的神经机制 | ||
第167行: | 第158行: | ||
'''第十三章 认识控制''' | '''第十三章 认识控制''' | ||
*额叶的子区域 | *额叶的子区域 | ||
*外侧前额叶皮质和工作记忆 | *外侧前额叶皮质和工作记忆 | ||
第182行: | 第172行: | ||
'''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 '''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 ||
*自我知觉和自我知识 | *自我知觉和自我知识 | ||
*对他人的知觉 | *对他人的知觉 | ||
第194行: | 第183行: | ||
'''第十五章 进化的观点''' | '''第十五章 进化的观点''' | ||
*大脑的进化 | *大脑的进化 | ||
*首要原则 | *首要原则 | ||
第209行: | 第197行: |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
|OtherVersions={{书籍版本列表}} | |||
}} | }} |
2024年3月27日 (三) 19:29的最新版本
认知神经科学(第3版) | |
---|---|
副标题 | 关于心智的生物学 |
原作名 |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3rd Edition) |
译者 | 周晓林 / 高定国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品方 | 万千心理 |
出版日期 | 2011年2月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628 |
定价 | 180.00 元 |
ISBN | 9787501978564 |
购买链接 | 京东 |
《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是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Michael S.Gazzaniga、[美]Richard B.Ivry和[美]George R.Mang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