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将于近期进行系统升级及测试,您目前浏览的网站为旧版备份,因此可能会有部分显示和功能错误,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图书:团体咨询与治疗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团体咨询与治疗
副标题一种崭新的人际-心理动力模式
作者
  • 吴秀碧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万千心理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装帧平装
页数504
定价88.00 元
ISBN9787518417926
0.00
(0票)

团体咨询与治疗》是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秀碧

本书作者吴秀碧老师以全新建构的理论及丰富的实务经验,完整地诠释了团体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她在台湾从事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教学、实务及推广工作40余年,一直致力于本土文化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螺旋式的历程领导理论模式,非常适合华人社会团体领导者的养成与训练。


★ 内容结构完整

第一篇阐释人际与心理动力团体治疗的基本理论;第二篇为建构团体历程与领导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篇论述团体中的重要议题和治疗机制;第四篇讨论成员与领导者相关的议题。


★ 具有华人文化色彩

本书的立论虽为西学,但由于融入了华人文化辩证的思维,可以让读者感到贴近自己的经验。


★ 立论广博,论述严谨

能给团体工作研究者提供相关研究议题的参考。


★ 特为即将从事和正在从事团体实务的工作者而写

理论阐释精辟,实务分析清晰,案例具体,是实务工作者值得珍藏的书籍。


★ 适用于团体咨询与治疗入门的读者

论述深入浅出,对于想了解单一团体理论的入门者,也是很有趣的读本。

第一章 人际-心理动力团体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假设
  • 第一节 治疗团体为复合的现象
  • 第二节 社会性需求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
  • 第三节 人格是人际动力的产物
  • 第四节 个人的问题多数来自人际关系
  • 第五节 团体整体如家庭星座
  • 第六节 团体治疗方法可以内外兼具


第二章 小团体与团体治疗

  • 第一节 小团体的定义
  • 第二节 小团体的性质
  • 第三节 角色
  • 第四节 沟通
  • 第五节 团体文化与规范
  • 第六节 权力
  • 第七节 团体气氛


第三章 通用系统论与团体治疗

  • 第一节 整体观
  • 第二节 相互依赖与互补
  • 第三节 结构
  • 第四节 团体的互动
  • 第五节 团体发展的循环和阶段
  •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团体凝聚力的定义和概念

  • 第一节 再定义凝聚力的需要
  • 第二节 凝聚力定义的演进
  • 第三节 团体凝聚力是友谊
  • 第四节 凝聚力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团体中的治疗关系

  • 第一节 团体中的人际网络
  • 第二节 领导者与成员的治疗关系
  • 第三节 领导者进入成员关系的系统
  • 第四节 团体中成员关系的发展
  •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团体历程发展与阶段的原理

  • 第一节 团体历程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咨询与治疗团体的阶段
  • 第三节 结语


第七章 非结构式团体的历程领导通论

  • 第一节 非结构团体的性质
  • 第二节 非结构团体历程的议题
  • 第三节 螺旋模式的历程领导


第八章 团体前期的领导

  • 第一节 团体前期主要的领导任务
  • 第二节 团体初期的领导策略
  • 第三节 社交阶段的领导与第一次聚会
  • 第四节 联结阶段的领导
  • 第五节 共享关系阶段的领导
  • 第六节 结语


第九章 团体后期的领导

  • 第一节 团体后期历程的领导
  • 第二节 互助工作阶段的领导
  • 第三节 收获与结束


第十章 领导相关行为与介入技术(一)

  • 第一节 领导者的自我揭露
  • 第二节 五种有用的领导作为
  • 第三节 产生有意义的归因
  • 第四节 团体的第一次聚会
  • 第五节 时机
  • 第六节 使用“我陈述”


第十一章 领导相关行为与介入技术(二)

  • 第一节 重构
  • 第二节 提问与探问
  • 第三节 以家庭为本的团体技术
  • 第四节 角色扮演
  • 第五节 角色转换技术
  • 第六节 使用活动
  • 第七节 阅读治疗方法
  • 第八节 促进成员互动


第十二章 此时此地

  • 第一节 此时此地在团体治疗中的意义
  • 第二节 此时此地的运用
  • 第三节 历程阐释
  • 第四节 反馈与历程阐释
  •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三章 团体中的投射性认同

  • 第一节 投射性认同的概念
  • 第二节 投射性认同的功能与过程
  • 第三节 投射性认同作为要求关系的不适应手段
  • 第四节 投射性认同与团体历程
  • 第五节 团体中投射性认同的处理
  • 第六节 领导者成为投射性认同的对象


第十四章 代罪羔羊

  • 第一节 代罪羔羊的意义
  • 第二节 代罪羔羊与失功能家庭
  • 第三节 代罪羔羊的产生
  • 第四节 代罪羔羊的功能
  • 第五节 团体中代罪羔羊产生的时机
  • 第六节 领导者的议题
  • 第七节 预防与处理团体中的代罪羔羊


第十五章 团体中的冲突

  • 第一节 团体中冲突的意义与冲击
  • 第二节 团体冲突的原因
  • 第三节 冲突的处理
  • 第四节 结语


第十六章 矫正性情感体验

  • 第一节 矫正性情感体验的意义与性质
  • 第二节 矫正性情感体验治疗的三个历程
  • 第三节 矫正性情感体验的治疗方法
  • 第四节 团体历程的矫正性情感体验治疗


第十七章 团体的支持环境

  • 第一节 支持
  • 第二节 倾听
  • 第三节 共情
  • 第四节 反馈


第十八章 团体成员

  • 第一节 成员的性质
  • 第二节 团体的大小
  • 第三节 成员选择与准备
  • 第四节 团体成员的组成
  • 第五节 成员的角色
  • 第六节 成员的行为
  • 第七节 结语


第十九章 团体领导者与领导

  • 第一节 有效领导者的特质
  • 第二节 领导者的功能与任务
  • 第三节 领导团体的主要能力
  • 第四节 领导者的训练与督导


第二十章 联合领导

  • 第一节 联合领导的意义与模式
  • 第二节 联合领导的益处与不足
  • 第三节 联合领导者的组合对团体的影响
  • 第四节 联合领导者的关系
  • 第五节 联合领导者的沟通与合作原则
  • 第六节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