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将于近期进行系统升级及测试,您目前浏览的网站为旧版备份,因此可能会有部分显示和功能错误,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图书:内化

来自心百科,心灵的百科全书
内化
副标题内部现实的起源与构建
原作名INTERNALIZATION —— The origins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ality
作者
  • 柯纳斯·沃利斯
  • 詹姆斯·波尔顿
译者王丽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装帧平装
页数208
定价18.00 元
系列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
ISBN9787811161762
中图法分类号R749.055
0.00
(0票)

内化》是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为[美]柯纳斯·沃利斯(Kenneth C. Wallis)和[美]詹姆斯·波尔顿(James L. Poulton),本书从内化的概念讲起,并通过不同流派中对于内化的理解做出了阐述和对比。

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康伯格1976)。

治疗师的功能是作为自体-客体的替代品,作为无数“极微小内化”过程的结果,病人采纳了治疗师形象中缓解焦虑、容忍延迟和其他的现实方面(科胡特 1977)。

事实上,内化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对其核心机制进行解释的基础。通过内化,治疗性联盟被建立起来,并且最终使治疗产生了疗效。如同诺维(1958)指出的,除了分析师的解释性角色,将分析师内化为一个新客体表象是分析性治疗过程的重要部分。

第1章 内化的核心概念

第2章 精神分析学派中的内化

第3章 行为主义与认知-行为学派中的内化概念

4、家庭、系统和团体学派中的内化

  • 引言
  • 家庭治疗
    • 策略性家庭治疗
    • 结构性模型:萨尔瓦多·米纽琴
    • 鲍恩学派家庭治疗
  • 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剧
  • 总结
  • 注释

第5章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学派中的内化

  • 引言
  •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方法
    • 现象学和自我觉察
    • 整体论和拋弃二分论
    • 成长和自我超越
    • 会心小组——与其他人在一起
    • 自由选择和反决定
    • 焦虑和内疚感的存在
    • 真实性、反服从性和否定内化的结构
  • 小结
  • 超个人心理治疗
    • 萨满教治疗
    • 心理整合
    • 维尔伯的超个人心理治疗
    • 小结
  • 东方取向
    • 东方的影响
    • 东方取向心理治疗
  • 总结
  • 注释

第6章 内化理论的有效性:主题与反题

  • 基本命题
  • 理论含意:辩证分析和主体间性
  • 临床意义:共情、治疗联盟和“分析性第三方”的出现
  • 结论
  •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